狗狗癲癇發作(seizure),俗稱「羊癲瘋」,是一種腦部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導致的不自主運動症狀,有突發性、短暫性等特徵,並可能反覆發生,影響狗狗的健康與日常生活。
文章目錄
導致癲癇發作原因與分類
依據誘發原因可以將癲癇發作區分成「外在因素」與「自發性因素」兩大類。
外在因素導致癲癇包含:
- 頭部外傷
- 腦部血流受阻(如:中風)
- 中樞神經感染
- 藥物與毒性物質
- 疾病誘發
不過多數狗狗癲癇發作時並沒有明顯的外在誘發因素,這類無法鑑別誘發原因的癲癇歸類為「自發性因素」導致的癲癇(primary epilepsy),可能的誘發原因包含:遺傳、壓力、睡眠不足、賀爾蒙改變,或其他不明原因。
癲癇發作可能發生於任何品種的狗狗,常見因遺傳導致癲癇的品種包括:德國狼犬、比利時犬、荷蘭毛獅犬、黃金獵犬、拉不拉多、喜樂蒂牧羊犬、米格魯、臘腸犬、聖伯納、可卡、愛爾蘭雪達犬、拳獅犬、西伯利亞哈士奇、英國史賓格獵犬、阿拉斯加雪橇犬、迷你貴賓、剛毛獵狐梗。
而依據癲癇的發作型態,可以細分成以下幾種類別:
- 全身性癲癇發作(generalized seizures):影響雙側大腦
- 失神性發作(absence seizures):又稱為「小發作」,出現短暫失神、瞪眼或眨眼動作
- 強直性發作(tonic-clonic seizures):又稱為「大發作」,狗狗可能會失去意識,並出現角弓反張、四肢僵硬等症狀,接著出現全身性肌肉抽搐、痙攣
- 局部性癲癇發作(focal seizures):僅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受到影響
- 單純局部性發作(simple focal seizures):意識清醒,僅影響大腦一小部分,可能導致抽搐或感覺異常
- 複雜局部性發作(complex focal seizures):意識障礙,伴隨抽搐與感或感覺異常
- 繼發性全身性癲癇發作(secondary generalized seizures):先出現局部性癲癇發作症狀,接著出現全身性發作症狀
若癲癇持續發作超過5分鐘,或是連續兩次癲癇發作,且兩次發作間沒有恢復發作前意識狀態,則視為「重積性癲癇(status epilepticus)」,又稱為持續癲癇發作狀態。
另一種情況是在24小時內發生2次以上癲癇,這類型癲癇則稱為「叢聚性癲癇(cluster seizure)」。
狗狗癲癇發作徵兆
狗狗在癲癇發作前可能會有一些徵兆,提早識別這些徵兆有助於飼主應對癲癇發作的狀況。癲癇發作前後三個時期如下:
- 先兆(aura):發作數秒至數分鐘前,狗狗可能出現焦慮、踱步、哭叫等行為改變
- 發作(ictus):發作時間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狗狗可能會出現肌肉張力增加與鬆弛,伴隨抽搐、意識緩亂、牙關緊閉、流涎等症狀
- 發作後(post-ictus):持續數分鐘至數天,狗狗可能出現失去方向感、運動失調、癡呆、食慾變化等症狀。
癲癇診斷方式
當狗狗出現癲癇症狀,獸醫會先進行一系列排除性診斷,以確定這些症狀不是由其他因素(例如:電解質不平衡、低血糖)所引起。常見的檢驗包括血液和尿液分析、X光檢查等基礎檢測。
根據初步檢查的結果,可能會建議進行更專業的檢測,如腦脊液檢查、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等。如果經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後仍無法找到具體原因,則可能被定義為「自發性因素」導致的癲癇(primary epilepsy)。
狗狗癲癇治療選擇
診斷為癲癇後,醫師可能會開立抗癲癇藥物給狗狗使用。醫師會根據狗狗癲癇發作的類型、共病與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來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目標在控制癲癇發作的情況下,減少藥物副作用的發生,提升狗狗的生活品質。
抗癲癇藥物種類繁多,臨床上會先選擇使用單一藥物進行控制,若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才會增加到兩種藥物併用。當並用兩種藥物仍無法控制癲癇發作,則會被歸類為頑固性癲癇(refractory epilepsy)。
抗癲癇藥物
目前核准用於狗狗癲癇單一療法治療的藥物包含phenobarbital、potassium bromide及imepitoin。
Levetiracetam則是於1999年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用於人類癲癇治療的藥物,有不須監測血中濃度、蛋白結合率低且相對不受體內酵素影響等優點,然而目前尚未有levetiracetam作為犬隻癲癇第一線用藥的臨床研究發表。
另一種藥物zonisamide則僅有小型研究證實其有效性,因此也被列為後線的治療選擇。
藥物 | 單一療法建議 | 藥物血中濃度監測 | 注意事項 | ||
起始劑量 | 研究設計品質 (Level) | ACVIM專家推薦等級 (Grade) | |||
Phenobarbital | 2.5 mg/kg q12h | I | A | Y | > Hepatotoxicity > Idiosyncratic blood dyscrasia > Necrolytic dermatitis |
Potassium Bromide | 40 mg/kg/day | I | B | Y | > Pancreatitis > Sedation > Ataxia |
Imepitoin | 15 mg/kg q12h | I | A | N | – |
Levetiracetam | 20 mg/kg q8h | IV | C | N | > Renal disease |
Zonisamide | 5 mg/kg q12h | III | C | Y | > Idiosyncratic renal and hepatic disease |
▍Level: 研究設計的品質或階層。 > Level I 和 Ib 是指適當設計的對照試驗,其中Level I 是指盲測隨機臨床試驗,且藥物有效率≥50%持續至少6個月;而Ib則是指盲測隨機臨床試驗,藥物有效率≥50%但持續時間少於6個月。 > Level II 涵蓋了病例對照研究或群體研究。 > Level III 包含了個案報告或系列報告。 > Level IV 僅基於專家意見。 ▍Grade: 根據ACVIM專家小組對治療方案的推薦程度。 > Grade A 表示高度推薦且可能是有效的治療。 > Grade B 表示有中度推薦,且最有可能是有效的治療。 > Grade C 表示低度推薦,可能不是有效的治療。 > Grade D 表示不推薦用於治療,可能是無效的,甚至對患者有危險。 |
罹患癲癇的狗狗可能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切勿自行停藥或減低藥物劑量,以避免因藥物濃度下降導致癲癇復發。若症狀控制良好,獸醫師會逐步減低藥物劑量,一般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完全停藥。
重機性癲癇與叢聚性癲癇藥物治療
根據美國獸醫內科學會(AVCIM)2023年發布的治療指引,若發生重機性癲癇(status epilepticus),臨床藥物選擇如下:
針對24小時內發作2次以上的叢聚性癲癇(cluster seizure),美國獸醫內科學會建議的治療藥物如下:
狗狗癲癇的居家照護
照顧罹患癲癇的狗狗需要耐心與細心,以下是一些居家照護要點:
- 保持冷靜:保持冷靜,陪伴動物,不可用力捏或搖晃動物。不要塞任何東西到口中,也不要硬把咬緊的牙齒撬開。
- 避免嗆傷:讓狗狗的口吻部朝下,使口水能夠從口中流出,避免嗆入氣管。維持呼吸道通暢,若有穿衣服應解開領口,以免影響呼吸。
- 遠離危險:移除狗狗周圍可能導致傷害的物品,如碎玻璃或可能掉落的物品。若狗狗靠近樓梯,應小心預防其跌落。
- 記錄發作:記錄癲癇發作的日期、時間和持續時間,這有助於獸醫判斷癲癇的類型。
- 發作後期照護:癲癇發作後的狗狗可能會感到混亂或有攻擊行為,此時要格外小心。
- 急救措施:對於持續性癲癇發作(超過五分鐘),需要立即尋求獸醫協助。
- 藥物治療:若狗狗需要藥物治療,應確保按時給藥,錯過給藥時間可能導致癲癇發作。飼主不可擅自停藥或減少藥物劑量,以免癲癇復發。若服藥後一段時間都未曾發作,可與獸醫取得共識逐漸減量。用藥期間需注意體重控制,以免增重過快,導致藥物劑量不足;或體重減輕太多,導致藥物劑量過重。
狗狗罹患癲癇存活率與壽命
根據一篇2016年發布於《BMC Veterinary Research》的研究顯示,狗狗癲癇的病因分布、生存時間與預期壽命有明顯差異。研究對象包含358隻有癲癇疾病的狗狗,其中48%的狗狗被歸類為特發性癲癇1(Idiopathic Epilepsy, IdE),21%的狗狗則被歸類為結構性癲癇2(Structural Epilepsy, StE)。研究結果顯示,從首次癲癇發作開始到死亡,特發性癲癇狗狗的中位數生存壽命為10.4年,而結構性癲癇狗狗的中位生存壽命則為4.5年。整體而言,罹患特發性癲癇狗狗的壽命為13.5年,而罹患結構性癲癇狗狗的壽命則為10.9年。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癲癇發作得到良好控制,特發性癲癇狗狗的壽命幾乎可以與一般健康狗狗的壽命相當。然而,結構性癲癇狗狗的生存時間則較短,特別是因腫瘤或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病例。
- 特發性癲癇 (Idiopathic Epilepsy, IdE):找不到明確的病因,且通常被認為是遺傳性或基因相關的癲癇。這類癲癇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癲癇,但在發作間期,犬隻通常沒有明顯的神經學異常。診斷特發性癲癇通常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代謝性疾病和結構性腦病變。大多數特發性癲癇的犬隻在正確的藥物治療下可以過著相對正常的生活。 ↩︎
- 結構性癲癇 (Structural Epilepsy, StE):結構性癲癇是由於腦部的結構性異常引起的癲癇發作。這些異常可能是由於腫瘤、創傷、感染、炎症、血管疾病或先天性腦部異常等原因引起的。結構性癲癇的犬隻通常在癲癇發作間期也會表現出神經學異常。診斷結構性癲癇需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MRI)和腦脊液分析來確定腦部的結構性病變。 ↩︎
參考資料
- Muñana, Karen R. “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epilepsy.” Topics in companion animal medicine 28.2 (2013): 67-71.
- Podell, M., et al. “2015 ACVIM small anim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seizure management in dogs.”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30.2 (2016): 477-490.
- Charalambous, Marios, et al. “ACVIM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tus epilepticus and cluster seizures in dogs and cats.”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38.1 (2024): 19-40.
- Charalambous M et al (2014). Treatment in canine epilepsy –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Vet Res 10: 257.
- Hamamoto Y, Hasegawa D, Mizoguchi S, Yu Y, Wada M, Kuwabara T, Fujiwara-Igarashi A, Fujita M. Ret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canine epilepsy in Japan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Veterinary Epilepsy Task Force classification 2015 (2003-2013): etiological distribution, risk factors, survival time, and lifespan. BMC Vet Res. 2016 Nov 9;12(1):248. doi: 10.1186/s12917-016-0877-3. PMID: 27829458; PMCID: PMC510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