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脖子腫塊別輕忽!原發性淋巴瘤6大警訊與診斷方式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淋巴瘤是狗狗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因為淋巴系統的白血球異常增生所導致。所謂「原發性淋巴瘤」,指的是腫瘤一開始就出現在淋巴結中,最常見的臨床形式為「多中心型淋巴瘤」,特徵是外周淋巴結腫大,並可能進一步擴散至肝臟、脾臟或骨髓。

淋巴瘤初期沒症狀?這些變化飼主要特別注意

當狗狗罹患淋巴瘤時,初期症狀往往相當隱晦,不易被察覺。許多飼主是在日常幫狗狗洗澡或撫摸時,無意間摸到脖子、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出現異常腫塊,才驚覺有異。這些腫塊其實是淋巴結腫大,常是淋巴瘤的早期警訊。

除了可觸摸到的腫塊外,狗狗也可能出現以下非特異性的症狀:

  • 活力變差、容易疲倦
  • 食慾不振、不願進食
  • 體重明顯減輕
  • 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反覆感染
  • 呼吸困難(若腫瘤壓迫到胸腔內部結構)

這些症狀雖然不是只有淋巴瘤才會出現,但若同時伴隨淋巴結腫大,便應該要提高警覺。一旦懷疑淋巴瘤,應儘速安排進一步檢查,包括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分析,以釐清病因、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並掌握其分型與嚴重程度。這對於後續的治療策略規劃及預後評估至關重要。越早確診、越快治療,越能爭取寶貴的時間與改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狗狗軟組織肉瘤症狀與治療方式一次看!毛孩皮下出現腫塊要當心!

診斷淋巴瘤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淋巴瘤的診斷需要多種工具搭配使用,才能精確確定腫瘤性質、分類與分期。以下是臨床上常見且重要的檢查方法:

- Advertisement -

細針抽吸細胞學(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

FNA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初步檢查工具,透過細針從腫大的淋巴結抽取細胞,再交由病理學家進行顯微鏡觀察。其優點包括:

  • 檢查過程快速,幾乎不需麻醉
  • 操作簡單、對狗狗負擔低
  • 成本相對低廉,報告出爐速度快

FNA對於判斷是否為淋巴瘤的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然而,若要進一步區分淋巴瘤的亞型、細胞來源(B細胞或T細胞)或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FNA本身的資訊仍有限,需要搭配更深入的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

想要完整診斷並準確分類淋巴瘤,便需要進行病理切片檢查。這項檢查需經由手術或核心針取得完整淋巴結組織,進行固定、切片及染色後,由專業病理學家進行分析。

依據2025年獸醫腫瘤與病理學界的共識報告,欲準確分類各種犬隻淋巴瘤亞型,需同時評估淋巴結的組織結構與免疫標記表現,才能確立完整且可信的亞型分類。

免疫表現型分析

此項檢查可明確辨別腫瘤細胞是源自B細胞或T細胞,這對預後判斷與治療方向具高度參考價值。目前常用的技術包括:

- Advertisement -
  •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適用於組織切片,能精確定位抗原表現於細胞內的位置。
  • 流式細胞儀分析:可應用於FNA樣本,快速且侵入性低,可同時分析多種細胞表面標記。

兩種方法各有優勢與限制,實務上應根據樣本型態、可取得資源及診斷需求,與病理或檢驗專家共同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方式。

分子單株性分析

這項先進檢查技術是利用PCR分析淋巴球是否來自單一母細胞(即所謂「單株性」)。若確認為單株性,將有助於支持淋巴瘤的診斷。

淋巴瘤不只一種!用世界衛生組織分類看懂狗狗病情

狗狗的淋巴瘤種類繁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標準,目前已可細分為超過30種不同的亞型。這些分類不僅有助於醫師精準診斷,也對於治療策略的選擇與預後判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以下是臨床上常見的兩種主要分類方式:

依淋巴瘤細胞來源分類

淋巴瘤可依腫瘤細胞的起源分為:

- Advertisement -
  • B細胞型淋巴瘤:如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邊緣帶淋巴瘤(MZL)
  • T細胞型淋巴瘤:如周邊型T細胞淋巴瘤(PTCL-NOS)、T區帶淋巴瘤(TZL)

一般來說,B細胞型淋巴瘤對化學治療的反應較佳,因此治療預後相對樂觀。而T細胞型淋巴瘤則變異性較大,部分類型反應較差,需依個案調整治療策略。

依惡性程度分類

根據腫瘤的生長速度與臨床進展,也可將淋巴瘤分為:

  • 高惡性度淋巴瘤:如DLBCL、T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T-LBL),病程進展迅速,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在短短數週內就造成生命威脅。
  • 低惡性度淋巴瘤:如T區帶淋巴瘤(T-zone lymphoma),病程緩慢,有些狗狗即使不積極治療也能長期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不過,這些分類並非絕對。有些被視為「低惡性度」的亞型,在特定個案中也可能表現出較為侵略性的臨床行為。因此,即使被診斷為「溫和型」淋巴瘤,也不應掉以輕心,仍需定期追蹤並配合獸醫師規劃治療方向。

理解淋巴瘤的分類,有助於飼主與獸醫共同掌握病情,為狗狗量身打造最合適的照護與治療計畫。(延伸閱讀:狗狗淋巴瘤存活率有多高?淋巴瘤治療選擇與預防方法

高惡性與低惡性怎麼分?淋巴瘤分類影響治療選擇

分類的目的並非單純學術,而是為了提供最合適的治療與合理的預後預測。例如:

  • 高惡性度的B細胞淋巴瘤(如DLBCL):這類型通常進展快速,但對化療反應良好。臨床上常採用包含多種抗癌藥物的標準CHOP療程(包含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與Prednisone),療效穩定,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
  • 高惡性度的T細胞淋巴瘤:相較之下,T細胞型腫瘤的治療挑戰較大,有些病例可能需採用更強效或替代性的化療方案,例如增加烷化劑使用。然而,目前仍缺乏大型隨機臨床試驗來明確比較不同療法的效果。
  • 低惡性度的淋巴瘤(如T-zone lymphoma):這類型病程進展緩慢,部分狗狗即使不積極治療,也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對於這類病患,有時可考慮採取「觀察追蹤」方式,或輔以緩和療法來提升生活舒適度。

除了分類外,「免疫表現型」也是影響治療選擇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研究指出,T細胞型淋巴瘤可能對含有烷化劑的化療組合反應較佳。然而,這類研究多為回顧性分析,目前尚未有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能提供明確指引,因此臨床治療仍需依個案彈性調整。

透過完整的檢查與分類,不僅能協助獸醫師釐清病情全貌,更能為每隻狗狗量身打造最有利的治療路徑。飼主若能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理解分類結果對治療的意義,將能更安心地陪伴愛犬走過療程。

參考資料

  • Childress, M. O., Avery, A., Behling-Kelly, E., Bennett, P., Brockley, L., Dickinson, R., Hughes, K., Kisseberth, W. C., Marconato, L., Martini, V., McCleary-Wheeler, A., Minoli, L., Rowland, P., Sills, S., & Aresu, L. (2025).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nodal lymphomas in dogs: A consensus of the Oncology–Pathology Working Group. Veterinary and Comparative Oncology, 1–15. https://doi.org/10.1111/vco.13064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