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貧血怎麼辦?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有助於改善慢性腎病貓咪的貧血症狀嗎?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腎性貧血(Renal anemia)是慢性腎病(CKD)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根據統計,罹患慢性腎病的貓咪約有30%至65%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貧血不僅會加重腎臟負擔,也會使貓咪的生活品質明顯下降,例如變得無精打采、食慾不振、容易怕冷甚至嗜睡。

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在於腎臟功能下降,導致紅血球生成所需的重要荷爾蒙——紅血球生成素(EPO)分泌不足。此外,尿毒素、營養不良、鐵缺乏與副甲狀腺素異常等因素,也會共同影響造血功能與紅血球壽命,使得貧血更加嚴重。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是什麼?如何幫助改善貓咪腎性貧血?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是一類模擬體內自然紅血球生成素(EPO)作用的藥物,能促進骨髓中紅血球的生成。

EPO是由腎臟間質細胞分泌的重要荷爾蒙,負責促進骨髓中紅血球的生成。然而罹患慢性腎臟病的貓咪因腎臟受損導致EPO產量大幅下降,最終引發腎性貧血。因此,補充外源性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成為治療此類貧血的主要方式之一。

臨床上應用於貓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製劑主要有兩大類:

- Advertisement -
  • rHuEPO(重組人類紅血球生成素):包含Epoetin α與Epoetin β,為第一代ESA製劑。其結構與人類天然EPO相似,能有效刺激骨髓中紅血球的產生。常見的用法為皮下注射,每週施打3次,每次劑量為100 IU/kg。這類製劑在短期內可快速提升紅血球濃度,但因為與貓的EPO並非完全同源,使用上需留意可能產生免疫相關副作用。
  • Darbepoetin α:為第二代長效型紅血球生成刺激劑製劑,其結構經由基因重組修飾,具有更多的糖基化部位,因此血中半衰期延長,可減少施打頻率。Darbepoetin α在貓的常規用法為每週皮下注射1次,劑量為1 μg/kg,臨床上相較rHuEPO更方便,也較不易誘發免疫反應。這使得治療過程對飼主與貓咪雙方壓力都更小,有助於提升長期治療的順從性。

適當使用紅血球生成刺激劑製劑能有效改善腎性貧血的多項症狀,例如嗜睡、無力、活動力下降、食慾不振與怕冷等,同時也有助於維持身體代謝功能與延緩腎病惡化。(💡延伸閱讀:為什麼早期診斷寵物腎損傷很重要?3種方法幫助早期檢驗

並非所有慢性腎病貓都需要使用紅血球生成刺激劑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療法的啟動時機非常重要,並非所有罹患慢性腎病的貓咪都有立即使用的必要。通常建議在以下情況下考慮使用:

  • 貓咪的血液檢查結果顯示血容積比(Ht值)低於20%。這是一個代表紅血球濃度的指標,過低意味著貧血已相當嚴重。
  • 貓咪出現明顯的貧血症狀,如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活動力降低、食慾變差,甚至變得怕冷、長時間睡覺等。

當符合上述情況,才會考慮開始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治療,以補足貓咪體內不足的紅血球生成素,促進紅血球製造,改善貧血狀況。(💡延伸閱讀:了解貓咪的紅血球功能,紅血球健康與貧血的關聯性解析

不過,治療的目標並非一味將紅血球值提高越多越好。一般建議將血容積比(Ht值)緩慢提升至25%至35%之間,並控制在每週上升1%至3%的範圍內。這樣可以避免紅血球過快增加所帶來的風險,例如血壓升高或血栓形成,這些都是對腎臟病患來說可能致命的併發症。

因此,是否使用紅血球生成刺激劑、何時啟動治療,必須由專業獸醫根據每隻貓的實際情況做出判斷,並在治療過程中進行密切監控與調整。

- Advertisement -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療法必須搭配鐵劑補充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會刺激紅血球大量生成,因而快速消耗體內鐵質。若貓咪體內鐵儲存不足,即使使用紅血球生成刺激劑,紅血球也無法順利生成,導致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臨床上,常見的鐵劑補充方式包括以下兩種:

  • 口服鐵劑:每日給予10~20毫克,為最常見且相對安全的補鐵方式。適合胃腸功能正常、能穩定服藥的貓咪。
  • 肌肉注射鐵劑:每月施打一次,通常建議用於口服困難或鐵缺乏情況較嚴重的個體。

由於貓無法直接測定血清鐵蛋白(Ferritin),目前臨床多以「轉鐵飽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 TSAT)」作為評估依據。TSAT若低於15%代表鐵缺乏,超過50%則可能導致鐵過量,需避免。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的副作用與風險

儘管紅血球生成刺激劑療法效果明顯,但仍有數項潛在副作用必須謹慎監測,包括:

高血壓症(發生率約40~50%)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提升血容積比(Ht值)時,血液會變得更黏稠,同時體內某些血管收縮物質也可能增加,導致血壓升高。這在原本就有高血壓病史的貓咪身上更需特別留意。如果血壓飆高未能即時控制,不僅會引起其他併發症,還可能加重腎臟損傷。

- Advertisement -

腎功能惡化

雖目前研究指出只要妥善控制血壓,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本身對腎功能無直接損傷,但一旦血壓未妥善管理,可能加速腎臟惡化。因此在治療期間,定期測量血壓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紅血球母細胞再生不良(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

PRCA是一種相對罕見但嚴重的免疫性併發症,其特徵是骨髓中負責產生紅血球的細胞遭免疫系統攻擊,導致紅血球生成停止。此情況通常是因貓體內對rHuEPO(重組人類EPO)產生中和抗體所引起。

一旦發生PRCA,需立即停止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治療,並可能需搭配使用免疫抑制劑甚至進行輸血支持。根據統計,在使用rHuEPO的貓中,PRCA的發生率可達25~30%;但若改用Darbepoetin α這類長效型ESA,發生率可降低至10%以下,風險相對較低。

治療須因貓咪而異,持續監測是關鍵

目前仍缺乏針對貓完整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療法長期研究,因此臨床上需根據個別病患調整治療策略,包括:

  • 每週定期追蹤Ht值、網狀紅血球數
  • 每1~3個月進行腎功能、生化值與血壓檢查
  • 若Ht值過高或貧血已改善,應適度減少投藥頻率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製劑為貓慢性腎病合併貧血提供了有效改善方法,但必須在嚴密監控下使用,以減少副作用並確保治療成效。隨著更多臨床數據累積與標準制定,相信未來能更精準、安全地幫助慢性腎病貓咪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