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溫當心狗狗肉墊燙傷!這些預防與處理觀念你掌握了嗎?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台灣夏季高溫頻頻破表,陽光直射下的柏油路、混凝土地面、甚至沙灘,表面溫度動輒超過攝氏60度,對赤腳走路的狗狗來說,這樣的地表就像火爐,一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肉墊燙傷。

許多飼主以為只是短暫帶狗狗出去散步,卻沒發現狗狗已經出現腳步異常、跛行,甚至腳底脫皮、出血等症狀。這些都可能是「肉墊燙傷」的警訊。

狗狗的肉墊為什麼這麼脆弱?

狗狗的腳掌是由堅韌的角質層與豐富的微血管所組成,平時能幫助吸震、抓地、承受壓力。然而,這層肉墊雖具有保護性,卻幾乎沒有隔熱功能。當狗狗在高溫地面上行走時,熱能會迅速傳導進組織深層,造成皮膚灼傷,嚴重者甚至會有肉墊剝落或細菌感染的風險。

尤其對平時習慣待在室內、肉墊較柔嫩的狗狗來說,夏天外出更容易造成損傷。

狗狗肉墊燙傷的症狀有哪些?

當狗狗的肉墊受到燙傷時,常見症狀包括:

- Advertisement -
  • 拖行腳步、不願行走
  • 肉墊紅腫、起泡、甚至脫皮流血
  • 持續舔咬腳掌,顯得焦躁不安
  • 對腳部觸碰反應劇烈,甚至發出哀嚎
  • 嚴重者可能出現發燒、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狀

有些狗狗的肉墊顏色較深,即使表面看不出變化,仍可能已經受傷。飼主應細心觀察狗狗的行走姿勢與行為變化。

肉墊燙傷治療方式依傷勢而定,飼主不可大意

輕度燙傷(表皮紅腫、輕微脫皮)

  • 傷口清潔後塗抹抗菌藥膏
  • 搭配止痛藥減輕不適
  • 避免狗狗舔咬,可使用防舔頸圈
  • 傷口若不嚴重,可採開放式護理,每日清潔即可

中重度燙傷(水泡破裂、潰瘍、肉墊脫落)

  • 須口服止痛藥與抗生素治療
  • 傷口使用含銀敷料或水凝膠包紮,避免感染
  • 嚴重時可能需輕度鎮靜,協助換藥
  • 癒合期間應限制活動,避免走動加重傷口

大多數輕度燙傷可在7至10天內癒合,重度燙傷則需數週,且癒後的肉墊可能不如原來堅韌。

預防狗狗肉墊燙傷的5大建議

避免狗狗肉墊燙傷的關鍵,在於「時間」、「地點」與「裝備」的選擇:

1. 遵守「七秒法則」

出門前,用手背或赤腳放在地面上測試。如果無法撐過七秒,就代表對狗狗來說太燙,應避免外出。

2. 選擇合適時段與路線

建議在清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散步,並避開柏油路、人行道,改走草地或陰涼區域。

- Advertisement -

3. 讓肉墊漸進適應硬地

可從涼爽天氣起,逐步訓練狗狗在堅硬地面上行走,幫助肉墊強化耐受性。

4. 使用護腳裝備

狗狗鞋或防燙靴可有效隔絕地面熱度,但需挑選透氣、尺寸合適、不易脫落的款式。

5. 保持肉墊濕潤與彈性

定期使用狗狗專用保濕霜,避免因乾裂而增加受傷風險。

哪些狗狗需要特別注意?

以下類型的狗狗對高溫較敏感,需額外留意高溫路面與炎熱天氣:

  • 幼犬:肉墊尚未發育完全,皮膚較脆弱
  • 體型嬌小或短腿犬種(如:臘腸犬、柯基):身體離地近,吸收熱量更快
  • 扁臉犬種(如:巴哥、法鬥):本身呼吸調節差,較容易中暑

飼主可以透過簡單的預防措施,避免狗狗承受腳底燙傷的不適與風險。從觀察地面溫度、選對出門時段,到選擇護腳裝備,每個細節都能減少燙傷發生機會。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