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鼠原產於南美洲的高原地區,雖然原始棲地氣候多變,但牠們並不具備「冬眠」能力。天竺鼠對氣溫變化格外敏感,特別是在寒冷的環境中更容易產生生理壓力。
當周遭氣溫過低時,天竺鼠可能會進入一種稱為「短期低代謝狀態」的保命機制。這種狀態下,牠們的活動力會明顯下降,反應變得遲鈍,呼吸與心跳也會變慢,容易讓飼主誤以為牠們生病或奄奄一息。
若長時間暴露於攝氏16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中,天竺鼠有可能出現「低體溫症」,進而危及生命。尤其對於年幼或體弱個體,更需格外留意保暖措施,以預防寒冷所帶來的健康風險。
文章目錄
適合天竺鼠生活的溫度範圍
天竺鼠對環境溫度的需求相當明確,最佳的飼養溫度如下:
- 日間舒適溫度:攝氏18至23度
- 夜間最低溫度:不應低於攝氏16度
- 可接受溫度範圍:攝氏16至29度之間,愈接近中間值愈適合牠們的身體機能
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生活,天竺鼠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與體溫平衡。然而,一旦溫度長時間低於16°C或高於29°C,便容易導致身體不適,甚至引發低體溫症或中暑等健康風險。
雖然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整體氣溫較溫暖,但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之間,尤其是北部地區,夜間氣溫常降至攝氏12至15度,甚至更低。對天竺鼠而言,這樣的氣溫已接近生理極限。再加上台灣冬季濕度偏高,容易加劇寒冷感與濕氣堆積,若飼養環境通風不良或保暖不當,天竺鼠不僅會感到寒冷,還可能出現呼吸道感染、活動力下降等問題。
因此,在台灣冬季,無論天竺鼠是否飼養在室內,飼主都應格外重視保暖與環境監控,必要時可使用溫度計長期追蹤居住空間溫度變化,確保溫度穩定維持在建議範圍內。
冬季飼養注意事項:如何幫助天竺鼠保暖?

室內飼養優於室外
理想情況下,冬季應將天竺鼠移至室內飼養。若無法移入家中,也應安置於封閉的陽台、玄關或無汽車出入的車庫中,避免牠們直接暴露在寒風與濕氣中。
避免通風口與窗邊直吹
冷風是造成天竺鼠感冒與壓力的主要來源。即使室內氣溫合適,若籠位靠近門縫、窗邊、冷氣機出風口等,都會讓天竺鼠感到寒冷與不適。建議將籠位移至通風良好但無冷風直吹的位置。
增加保暖墊與窩藏物
可使用以下方式增添保暖:
- 給予大量乾燥柔軟的牧草、紙屑或布製窩墊
- 使用小動物專用的保暖墊或自加熱墊
- 利用紙箱或厚布遮蔽籠子外圍,但需保留通風空間,避免空氣悶熱或潮濕
群體飼養更能保暖
天竺鼠是群居動物,若能與其他同伴同住,不僅提升心理健康,也能彼此依偎取暖。在寒冷天氣中,兩隻天竺鼠互相依偎所產生的溫暖,比獨居鼠來得高許多。
提高地面溫度
避免將籠子直接放在地板上。可在籠子底下墊上厚毛毯或木板,因為冷空氣會沉降,地面溫度往往比空氣溫度低。
定期檢查水源與體溫
- 水瓶在低溫下可能結冰,建議用保暖布(如舊襪子、泡棉)包覆水瓶
- 可使用溫度計放置於籠內附近,確認環境溫度穩定
- 若發現天竺鼠耳朵、鼻尖、腳掌冰冷,可能已感到寒冷,應採取保暖措施
天竺鼠不會冬眠,但可能會「假冬眠」
天竺鼠並不會進入真正的「冬眠」,但在寒冷環境中,牠們會進入一種暫時性的低活動狀態,這是一種短期能量保存機制。這種狀態可能持續數小時至一兩天,若無及時升溫,有機會惡化成低體溫症。
因此,當發現天竺鼠異常安靜、懶得動、反應遲鈍時,務必將牠們移至溫暖處並密切觀察,如有持續異狀,應立即就醫。
儘管冬天氣溫較低,天竺鼠仍需要每天有適當活動空間與光照,以維持健康與情緒穩定。若無法於戶外活動,可將牠們放置於封閉的陽台或室內遊戲區內活動,但需避免地板寒冷與濕氣。
天竺鼠雖是可愛小型寵物,但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並不高。尤其在冬季,若忽略保暖措施,牠們容易受寒,進而導致健康惡化。確保飼養環境穩定在攝氏18至23度之間,並避免冷風與濕氣,是冬天飼養天竺鼠的首要任務。
參考資料
- PDSA. (2023, January 31). Keeping guinea pigs warm in winter. People’s Dispensary for Sick Animals (PDSA). https://www.pdsa.org.uk/what-we-do/blog/keeping-guinea-pigs-warm-in-winter
- Carrus, S. (2024, December 4). How to care for guinea pigs in winter. Kavee. https://kavee.com/blogs/the-piggy-blog/guinea-pigs-care-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