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是貓咪常見的一種皮膚與黏膜癌症,尤其好發於白色貓咪或毛髮稀少的部位,如耳朵、鼻端與眼瞼。
鱗狀細胞癌若能早期發現,經治療後的預後較好;但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侵襲至其他部位並造成致命威脅。
文章目錄
什麼是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是皮膚與黏膜的表層細胞,主要功能是保護深層組織並進行養分交換。貓咪鱗狀細胞癌特別容易發生於毛髮稀疏或色素較少的部位,如耳尖、鼻端及眼瞼等部位,並在白色貓或淺色皮膚的貓較為常見,尤其暴露於高紫外線環境中。
鱗狀細胞癌在貓咪的皮膚腫瘤中排名第四,僅次於基底細胞瘤、肥大細胞瘤和纖維肉瘤。這類腫瘤通常具有高度局部侵襲性,容易侵犯周邊組織,尤其是面部部位的鱗狀細胞癌。然而,雖然鱗狀細胞癌在局部呈現侵襲性,但遠處轉移的機會相對較低。
鱗狀細胞癌不僅侷限於皮膚,還可能出現在口腔、食道及其他黏膜部位。
鱗狀細胞癌的成因
- 紫外線曝曬:過度曝曬於陽光中的紫外線會破壞貓咪皮膚細胞的DNA,特別是在白色貓咪或毛髮稀疏的部位。紫外線損傷會引發細胞異常增生,進而形成腫瘤。
- 其他潛在因素:除了陽光曝曬,環境中的致癌物質(如:二手菸、跳蚤項圈中的化學物質)也可能增加罹病風險。
- 慢性發炎:口腔內的鱗狀細胞癌可能與慢性口腔炎有關,但具體治病原因仍未完全確定。
鱗狀細胞癌的症狀
鱗狀細胞癌的臨床表現會因為腫瘤的發生部位而有所不同,以下為常見的症狀:
皮膚鱗狀細胞癌
貓咪皮膚鱗狀細胞癌多發於耳尖、鼻端及眼瞼等部位,特別是在毛髮稀少或色素較淡的區域。腫瘤表現為紅腫、潰瘍,並可伴隨脫毛或粉紅色皮膚外觀。
根據腫瘤的生長形式,皮膚鱗狀細胞癌可能呈現為侵蝕性或增生性病變,前者通常為潰瘍或結痂的凹陷區域,後者則表現為像花椰菜般凸起的腫塊。貓咪可能因為不適而摩擦病變部位,導致病灶滲出液體或出血。
口腔鱗狀細胞癌
口腔鱗狀細胞癌在貓咪中非常具有侵襲性,常見症狀包括口腔潰瘍、持續性流涎、體重減輕、口臭及牙齒鬆動等,這些症狀容易與牙齒疾病混淆。口腔鱗狀細胞癌的腫瘤會逐漸侵襲牙齦、頷骨甚至鼻腔。此外,貓咪口腔癌可能與慢性牙齦炎等口腔問題有關,這類慢性發炎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研究指出,某些病毒如貓科乳突病毒(Feline papillomavirus, PV)、慢性牙齦炎及環境中的致癌物均可能提高口腔鱗狀細胞癌的發生風險。特別是乳突病毒可能透過抑制細胞內的腫瘤抑制蛋白p53,進而促進癌細胞的增生。
內臟鱗狀細胞癌
雖然較少見,鱗狀細胞癌有時會轉移出現在貓咪的內臟(如:肺臟、肝臟),症狀包含呼吸困難、咳嗽等,但一般來說鱗狀細胞癌較少轉移至遠處器官。
貓咪鱗狀細胞癌的診斷方法
鱗狀細胞癌的診斷通常依靠細針抽吸或活體組織切片來確認。若確診為鱗狀細胞癌,獸醫通常會進行其他檢查以評估癌細胞是否轉移,包括胸腔X光、淋巴結抽吸及血液檢查。
貓咪鱗狀細胞癌的治療選項
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與進展程度,目前臨床上已經有多種治療方法可用於治療貓咪鱗狀細胞癌。寵物健康醫療網整理目前治療指引中主流與新興治療的鱗狀細胞癌治療方式,供飼主與獸醫參考。
手術切除:早期首選,但受限於部位與腫瘤深度
對於尚屬早期、病灶體積較小且未明顯侵犯深層組織的腫瘤,手術切除是最直接且效果良好的治療選擇。然而,若腫瘤位置接近口腔、眼瞼等複雜部位,手術執行的難度與後續照護負擔會相對較高。
放射治療:無法手術切除時的主要替代方案
放射線治療適用於無法進行手術的病例,或術後輔助治療使用。針對表淺腫瘤,放射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控制局部腫瘤的擴散與惡化。然而對於較深層或已侵犯至軟骨、骨骼的病灶,往往需要多次療程,且需搭配麻醉進行,對高齡或身體虛弱的貓咪而言,可能帶來額外風險。
冷凍治療:適用於淺表性皮膚病灶
冷凍療法透過低溫破壞腫瘤細胞,適用於初期、局部皮膚型鱗狀細胞癌。這種治療方式對於小範圍、未侵犯深層組織的病灶具不錯效果,但不適用於大型或深部腫瘤。
化學療法:輔助性質為主,效果具個體差異
無法進行手術或放射治療的鱗狀細胞癌病例,可考慮透過局部或系統性化學療法來抑制腫瘤細胞增生,常用方式是直接將化療藥物(如:Carboplatin)注射於腫瘤處。不過,由於鱗狀細胞癌的藥物敏感性較低,加上化療對貓咪整體健康狀況的要求較高,因此臨床應用仍需謹慎評估。
光化學動力治療:針對表層病灶的局部治療
光化學動力治療是透過特定波長的光與光敏化劑結合,選擇性破壞腫瘤細胞。這種方法適合耳部、鼻端等淺表性病灶。然而,光化學動力治療需配合特定藥物與設備,且不適用於深部腫瘤或轉移性病變。
電化療:新興治療方式
根據2025年發表於《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的最新研究,電化療在治療早期貓咪皮膚型鱗狀細胞癌方面展現出良好成效。這種技術結合高電壓短脈衝與靜脈或局部注射的化療藥物(如:Bleomycin),藉由「電穿孔」原理提升腫瘤細胞的藥物吸收率,達到細胞內DNA破壞與細胞凋亡的效果。
貓咪鱗狀細胞癌的預後與護理
貓咪鱗狀細胞癌的預後狀況,主要取決於腫瘤的發生部位,以及是否能在早期即時診斷與治療。
若為皮膚型鱗狀細胞癌且病灶侷限,並能在早期進行完整切除或有效控制,治療效果通常良好;相對地,若腫瘤位於口腔、食道等深層或難以手術部位,則治療困難度提高,預後也通常較不理想。
治療後的定期追蹤相當著要,安排定期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復發或轉移跡象。同時,提供良好的居家照護環境,包括維持皮膚清潔、減少貓咪搔抓病灶部位,以及給予適當營養與休息,對於恢復與延緩病情惡化也都會有幫助。
由於紫外線曝曬是鱗狀細胞癌的重要危險因子,應避免讓貓咪長時間曝曬在強烈陽光下,尤其是白毛或毛髮稀疏的貓咪。
此外,飼主也要用心留意居家環境中潛在的致癌物質。避免讓貓咪暴露於二手菸或含除蟲菊酯成分的殺蟲劑等化學產品,這些物質皆可能造成貓咪細胞異常增生或慢性發炎,進一步提高癌症病變的風險。
飼主的預防措施
- 防曬措施:避免貓咪長時間暴露於強烈陽光下,尤其是白色貓或毛髮稀少的部位,可使用專為寵物設計的防曬產品。
- 定期健康檢查:定期帶貓咪進行全身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病灶。
- 環境管理:避免在貓咪活動的環境中吸菸,並減少含化學成分(尤其是除蟲菊酯)的產品使用,降低致癌風險。
鱗狀細胞癌在貓咪中的發生率雖高,但透過早期發現與適當的治療可顯著提高治癒率。飼主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貓咪皮膚及口腔的任何異常變化,並即時尋求專業獸醫的協助。定期的健康檢查、預防性措施以及健康的生活環境,將有助於貓咪遠離鱗狀細胞癌的威脅。
常見問題
什麼是貓咪的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是一種惡性腫瘤,起源於皮膚和黏膜表層細胞,常見於白色或毛髮稀疏的部位,如耳尖、鼻端。若及早發現,治療效果佳,但若延誤,可能侵襲其他部位並致命。
貓咪罹患鱗狀細胞癌有哪些症狀?
依部位不同,皮膚癌表現為紅腫、潰瘍或凸起,口腔癌則有潰瘍、流涎、體重減輕、口臭等症狀。內臟轉移時可出現呼吸困難或咳嗽。
貓咪鱗狀細胞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鱗狀細胞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冷凍療法、化療及光動力治療。治療選擇依腫瘤大小、部位及嚴重程度而定,早期發現有助於改善預後。
參考資料
- Sequeira I, Pires MDA, Leitão J, Henriques J, Viegas C, Requicha J. Feline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Critical Review of Etiologic Factors. Vet Sci. 2022 Oct 11;9(10):558. doi: 10.3390/vetsci9100558. PMID: 36288171; PMCID: PMC9609408.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Ryan Veterinary Hospit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Cats. Comprehensive Cancer Care. Available at: https://www.vet.upenn.edu/docs/default-source/ryan/comprehensive-cancer-care/squamous-cell-carcinoma-in-cats.pdf?sfvrsn=dbb2e0ba_2
- Foo, M., Peura, A., Toh, Y. S., & Gramer, I. (2025). Electro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feline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1–8. https://doi.org/10.1177/1098612X2513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