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是犬隻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特徵為肝細胞持續性發炎、壞死、纖維化,甚至可能演變為肝硬化。狗狗慢性肝炎病程進展緩慢但破壞性強,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可能導致肝功能衰竭或生命威脅。
在組織學上,慢性肝炎表現為肝細胞凋亡或壞死、免疫細胞浸潤、纖維化與再生結節。這些病理改變通常會從門脈區開始擴及肝小葉,最終造成肝臟結構變形與功能失調。
文章目錄
哪些狗狗容易得到慢性肝炎?

雖然任何品種的犬隻皆有可能罹患慢性肝炎,但根據統計與臨床觀察,以下犬種具有較高的罹病風險:
- 拉不拉多
- 杜賓犬
- 英國與美國可卡犬
- 西高地白梗
- 達爾瑪西亞犬
- 英國史賓格犬
- 貝林頓㹴
此外,中老年犬為高風險族群,年齡大多落在 6 至 10 歲之間。部分品種則可能在更年輕時就出現症狀。
狗狗慢性肝炎的成因是什麼?
犬隻慢性肝炎的病因多樣,部分可確切鑑別,另有相當比例屬於特發性,即找不到明確病因。以下為目前已知或推測與慢性肝炎相關的主要致病因子:
1. 銅相關性慢性肝炎
銅中毒性肝病是目前歐美地區最常見的犬隻慢性肝炎形式,主要由於肝細胞內銅異常累積,超過肝臟代謝與儲存能力,進而產生氧化壓力,導致肝細胞壞死與發炎反應。其發展可能與遺傳(如:ATP7B 或 COMMD1 基因變異)、飲食中高生物可用性銅含量(特別是使用銅螯合劑的飼料)有關。
2. 自體免疫性肝炎
部分犬隻會因免疫系統錯誤識別自身肝細胞為攻擊目標,造成長期、持續性的發炎與組織破壞,形成自體免疫性肝炎。此類免疫失調通常好發於特定品種如杜賓犬、英國或美國可卡犬,且多為雌性中老年犬。
3. 藥物與毒物引起
某些藥物與環境毒素可對肝臟造成直接或累積性的傷害。常見導致慢性肝炎的藥物包括:
- Phenobarbital
- Lomustine, CCNU
- Carprofen
- Phenytoin
- Primidone
- Oxfendazole
- Amiodarone
部分藥物會引發特異性肝毒性,亦有可能因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改變代謝途徑,導致慢性發炎。此外,像黃麴毒素或植物毒素等環境毒物,也可能造成肝細胞長期損傷,引發慢性變化。
4. 感染性因素
雖然感染性慢性肝炎在犬隻中不常見,但某些病原體仍可能誘發肝臟長期發炎,需加以鑑別。常見相關病原體包含:
- 鉤端螺旋體(通常引發急性肝炎)
- 艾利希體
- 利什曼原蟲
- 巴貝蟲
- 巴通氏菌
- 幽門螺旋桿菌
5. 代謝與遺傳性疾病
少數代謝異常也可能引發慢性肝炎,例子如下:
-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導致異常蛋白在肝細胞內累積,引起細胞損傷與發炎。
- 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屬罕見疾病,曾見於德國狼犬,因紫質代謝異常造成肝臟毒性累積與組織破壞。
| 類型 | 特徵 |
|---|---|
| 銅相關性肝炎(Copper-associated hepatitis) | 銅沉積於肝細胞內,通常集中於門脈區周圍(zone 1),可見變性、壞死與纖維化,常伴隨嗜中性球或單核細胞浸潤。銅量可透過特殊染色(如rhodanine)與銅定量確診。 |
| 免疫介導性肝炎(Immune-mediated hepatitis) | 明顯的淋巴球與漿細胞浸潤,常見於門脈區,可伴隨肝細胞壞死與小葉重塑(lobular reorganization),有時伴隨膽管增生。感染性病因需先排除。 |
| 藥物或毒素相關肝炎(Drug- or toxin-associated hepatitis) | 組織學變異性高,可能表現為嗜酸性球、淋巴球或混合型炎症反應,偶見壞死或膽汁淤積,需配合病史與暴露紀錄佐證。 |
| 感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 | 根據病原體不同,可能見到肉芽腫性反應(如Leishmania)、微膿腫、或淋巴球浸潤,建議搭配PCR、組織染色與培養等確認病原。 |
| 特發性肝炎(Idiopathic hepatitis) | 無特定可識別病因,但具慢性肝炎的組織特徵,如門脈炎症、壞死與纖維化,需排除其他原因後診斷。 |
慢性肝炎會有哪些症狀?
狗狗慢性肝炎在早期階段往往缺乏明顯症狀,因此常被飼主忽略。然而,隨著病程逐漸惡化,臨床症狀會愈發明顯。常見表現包括精神不振、嗜睡,日常活動力下降,接著可能出現食慾減退與體重減輕等慢性耗弱情形。部分犬隻會伴隨嘔吐與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當肝功能進一步受損,可能出現黃疸,亦即眼白與皮膚呈現異常泛黃現象。此外,因門脈高壓導致的腹水,可造成腹部膨大,使狗狗看起來肚子脹大或行走不便。部分病例則會出現多飲多尿的現象,反映出肝腎功能的交互影響。
在嚴重或晚期階段,凝血功能異常可能導致自發性出血,例如牙齦、鼻腔或皮下出血。若病情持續惡化並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則可能發展為肝性腦病變,出現步態不穩、抽搐、反應遲鈍或行為改變等神經學症狀。此時病情已相當危急,需即刻就醫處理。
如何診斷犬隻慢性肝炎?
血液與生化檢查
在評估犬隻是否罹患慢性肝炎時,血液與生化檢查是最初步且重要的診斷工具。透過抽血檢驗,可以觀察肝臟是否已有發炎或損傷的跡象。
其中,ALT(丙胺酸轉胺酶) 和 AST(天門冬胺酸轉胺酶) 是反映肝細胞受損的重要指標。當肝細胞發炎或壞死時,這些酵素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數值升高。ALP(鹼性磷酸酶) 與 GGT(γ-穀胺醯轉移酶) 則與膽道功能與膽汁流動有關,若出現膽汁滯留或膽管發炎,這些數值也會升高。
隨著病程惡化,肝臟合成功能受損,可能會觀察到白蛋白(Albumin)下降,因肝臟無法正常合成蛋白質。此外,膽紅素(Bilirubin)升高則可能代表膽汁排出障礙或肝細胞清除功能下降,臨床上可能出現黃疸表現。若肝臟無法產生足夠的凝血因子,還可能出現凝血時間延長或其他凝血異常,增加出血風險。
| 生化參數 | 上升或下降比例(%) | 研究數量(研究篇數/狗隻數) |
|---|---|---|
| ALT(丙胺酸轉胺酶)上升 | 85 ± 16% | 10 篇研究(250 隻犬) |
| ALP(鹼性磷酸酶)上升 | 84 ± 19% | 10 篇研究(250 隻犬) |
| AST(天門冬胺酸轉胺酶)上升 | 78 ± 10% | 3 篇研究(56 隻犬) |
| GGT(γ-穀胺酰轉移酶)上升 | 61 ± 12% | 5 篇研究(121 隻犬) |
| TSBA(總血清膽汁酸)上升 | 75 ± 14% | 9 篇研究(109 隻犬) |
| BUN(血中尿素氮)下降 | 40 ± 29% | 5 篇研究(65 隻犬) |
| 白蛋白(Albumin)下降 | 49 ± 19% | 15 篇研究(323 隻犬) |
| 膽固醇(Cholesterol)下降 | 40 ± 12% | 4 篇研究(118 隻犬) |
- ALT:丙胺酸轉胺酶(反映肝細胞損傷)
- AST:天門冬胺酸轉胺酶(亦反映肝細胞損傷)
- ALP:鹼性磷酸酶(反映膽汁滯留或膽管異常)
- GGT:γ-穀胺酰轉移酶(肝與膽道指標)
- TSBA:總血清膽汁酸(反映肝臟功能與門脈循環)
- BUN:血中尿素氮(肝臟合成功能下降時可能降低)
- Albumin: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會降低)
- Cholesterol:膽固醇(慢性肝病可能造成下降)
| 凝血參數 | 異常比例(%) | 研究數量(研究篇數/犬隻數) |
|---|---|---|
| 凝血酶原時間延長(PT prolongation) | 47 ± 30% | 10 篇研究(224 隻犬) |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aPTT prolongation) | 42 ± 15% | 10 篇研究(224 隻犬) |
| 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 | 23 ± 17% | 7 篇研究(117 隻犬) |
| 貧血(Anemia) | 34 ± 27% | 11 篇研究(237 隻犬) |
| 纖維蛋白原降低(Hypofibrinogenemia) | 57 ± 32% | 7 篇研究(102 隻犬) |
| 蛋白C活性降低(Decreased protein C activity) | 69 ± 29% | 4 篇研究(61 隻犬) |
| 抗凝血酶下降(Decreased antithrombin) | 23 ± 17% | 2 篇研究(19 隻犬) |
- PT(Prothrombin Time):評估外在凝血路徑,延長代表凝血因子缺乏。
- 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評估內在凝血路徑,延長亦可能表示凝血異常。
- Protein C 與 Antithrombin:屬於天然抗凝機制,下降時表示凝血平衡失調,可能導致栓塞或出血風險增加。
- Hypofibrinogenemia:纖維蛋白原為肝臟合成的凝血蛋白之一,其下降反映肝合成功能受損。
- 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減少會提高出血傾向,常見於門脈高壓或免疫相關病變。
- Anemia:慢性疾病、出血或營養不良都可能導致紅血球下降。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可評估肝臟大小、形狀、纖維化程度與是否有腹水。
肝臟切片
確診犬隻慢性肝炎最關鍵的步驟是進行肝臟切片檢查。獸醫師通常會透過粗針取樣(Tru-cut)或手術方式,從肝臟不同部位取出多個小樣本。這些樣本會送至專業實驗室進行組織染色與金屬元素分析。透過這些檢查,能清楚判斷肝臟發炎的型態與嚴重程度,並找出病變的真正原因,作為後續治療的重要依據。
狗狗慢性肝炎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狗狗慢性肝炎的治療需依據病因進行個別化設計,不同成因會影響用藥選擇、營養管理與後續預後。
一、去銅治療(適用於銅相關性慢性肝炎)
當肝臟中累積過量銅元素引發發炎時,去銅治療為首要手段:
- 銅螯合劑:如 D-青黴胺(D-penicillamine),可與體內游離銅結合並促進排出。
- 低銅配方飼料:建議使用專為肝病設計的處方飼料,有助於長期控制銅攝取。
- 鋅補充劑:鋅可抑制腸道對銅的吸收,進一步減少肝臟負擔。
此類治療需搭配定期追蹤肝酵素與肝臟銅濃度,以評估療效與調整療程。
二、抗氧化與保肝療法
針對肝細胞壞死與氧化壓力,可輔助使用下列保肝營養品:
- S-腺苷甲硫氨酸(SAMe):提升肝臟抗氧化能力,並促進肝細胞修復。
- 維生素E:天然抗氧化劑,有助於減緩自由基造成的細胞傷害。
- 牛磺酸:具抗氧化與穩定細胞膜的作用。
- 多元不飽和磷脂酰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具抗纖維化效果,有助於延緩肝臟結締組織增生。
三、膽汁酸調節劑
當病患合併膽汁滯留或膽管炎表現時,可考慮使用:
- 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可促進膽汁排出,減少膽汁性毒素對肝細胞的傷害,同時具溫和的抗發炎作用。
四、抗發炎與免疫抑制劑
若懷疑為自體免疫性肝炎或切片顯示非化膿性或肉芽腫性發炎反應,經排除感染與銅毒性後,可考慮:
- 類固醇:如 Prednisone,具強效抗發炎與免疫抑制功能。
- 其他免疫抑制劑:在部分對類固醇反應不佳或不耐受的個案中,可改用 cyclosporine 或 azathioprine 等替代選項。
五、支持性療法
針對併發症或病情惡化時,提供整體支持與症狀緩解措施:
- 靜脈補液與營養支持:維持體液平衡,防止脫水與營養不良。
- 維生素B群補充:協助肝臟代謝與能量生成。
- 蛋白質調整:視個體病情調整攝取量,避免加重肝臟負擔。
- 處理併發症:如腹水可使用利尿劑,凝血異常可補充維生素K,出現肝性腦病變時則需使用乳果糖與低蛋白飲食控制氨濃度。
飼主可以怎麼預防狗狗罹患慢性肝炎?
- 定期健康檢查:尤其是高風險品種,建議每年抽血檢查肝酵素。
- 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用藥前請與獸醫討論可能風險。
- 選擇適合的飲食:避免高銅含量飼料,考慮肝臟處方糧。
- 按時服藥與回診追蹤:慢性肝炎需長期監控,不能自行停藥或更改療程。
如能及早辨識、精確診斷並給予適當治療,許多患有慢性肝炎的狗狗都能獲得良好生活品質與延長壽命。建議飼主提高對肝病的警覺,從日常照護做起,讓毛孩健健康康陪伴更長久。
參考資料
- Webster, C. R. L., Center, S. A., Cullen, J. M., Penninck, D. G., Richter, K. P., Twedt, D. C., & Watson, P. J. (2019). ACVIM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in dogs.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33(3), 1173–1200. https://doi.org/10.1111/jvim.15467
- Lawrence, Y., & Steiner, J. M. (2015, February 6). Canine chronic hepat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day’s Veterinary Practice. https://todaysveterinarypractice.com/hepatology/canine-chronic-hepatitis-diagnosis-treatment/
- Center, S. A. (2023). Canine chronic hepatitis. In MSD Veterinary Manual.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25, from https://www.msdvetmanual.com/digestive-system/hepatic-disease-in-small-animals/canine-chronic-hepatitis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