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瘤(Mammary Tumor)是母犬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特別容易出現在沒有結紮的狗狗身上。根據國際研究統計,母犬的腫瘤中,有超過一半與乳腺有關,其中更有大約一半屬於惡性,可能會擴散、威脅狗狗的生命,因此及早預防與發現非常重要。
文章目錄
哪些狗狗容易罹患乳腺瘤?狗狗乳腺瘤的好發年齡
研究發現,未結紮的母犬罹患乳腺瘤的風險最高。若能在第一次發情前結紮,終生罹患乳腺瘤的機率僅約 0.05%;若等到第一次或第二次發情後才結紮,風險會分別升高到 8% 與 26%;等到第三次發情後才結紮,風險幾乎和完全沒結紮差不多!
乳腺瘤多半出現在 7~11 歲的中老年犬,而某些小型純種犬,例如貴賓、約克夏、可卡犬,先天風險也較高。除此之外,長期高脂飲食、肥胖、經常接觸外源性荷爾蒙或紅肉比例過高的飲食,也都會增加乳腺瘤的發生機率。
狗狗乳腺瘤如何區分良性惡性?
臨床上,約有一半的狗狗乳腺瘤屬於惡性,其中不少具有高度轉移風險,可能在短時間內擴散到淋巴結、肺、肝臟甚至腎臟。即使檢查結果顯示為良性腫瘤,飼主仍應定期追蹤檢查,因為部分良性腫瘤隨時間可能轉變為惡性,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將增加治療難度。
良性乳腺瘤
常見的良性乳腺瘤包括腺瘤(adenoma)、纖維腺瘤(fibroadenoma)、乳管乳頭瘤(ductal papilloma)以及良性混合瘤(benign mixed tumor)。這類腫瘤通常包膜完整、不會侵犯周圍組織,生長速度較慢,處理得當往往預後良好。
惡性乳腺瘤
惡性乳腺瘤則包含腺癌(adenocarcinoma)、複合型癌(complex carcinoma)、實質癌(solid carcinoma)、乳頭狀癌(papillary carcinoma),以及進展極快的發炎性乳癌(inflammatory carcinoma)。發炎性乳癌特別危險,常伴乳房皮膚紅腫、發熱與疼痛,且病情急速惡化,治療難度高。
狗狗乳腺瘤的常見症狀與觀察重點
罹患乳腺瘤的狗狗在疾病早期階段可能不會出現明顯不適,但細心的飼主還是能從外觀與觸診中發現異常。建議在日常替狗狗洗澡、梳毛或親密互動時,留意以下變化:
- 乳腺區出現腫塊:可能是一顆或多顆,大小從米粒般微小到數公分不等。
- 質地與形狀變化:腫塊觸感可能偏硬或柔軟,邊界有時明顯、有時則不規則。
- 皮膚異常:腫塊表面或周邊皮膚可能出現顏色改變、紅腫、潰瘍,甚至有分泌物或滲液。
- 腫塊快速增大:若腫塊短時間內明顯變大,或伴隨乳頭分泌物,更需高度警覺。
- 淋巴結腫大:腋下或腹股溝區的淋巴結腫脹,可能代表腫瘤已出現轉移跡象。
大約 50%~70% 的乳腺瘤病例會同時影響多個乳腺,甚至出現在雙側乳腺。因此,即使只發現單顆腫塊,也應由獸醫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他乳腺沒有潛在病變,並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狗狗乳腺瘤的診斷方式
要判斷乳腺瘤是良性還是惡性,需要透過一系列檢查,從外觀觸診到組織病理檢驗,才能獲得完整資訊,並決定後續治療方向。常見診斷方式包括:
- 理學檢查:獸醫會先以觸診檢查乳腺區及周邊淋巴結,評估腫塊的數量、大小、形狀、質地以及是否固定於周圍組織,同時觀察淋巴結是否有腫大或硬化的情況。
- 影像學檢查:透過 X 光與超音波檢查胸腔與腹腔,檢視肺臟、肝臟等部位是否已有轉移跡象,也能協助評估腫瘤與周邊器官的關係,為手術與治療計畫提供參考。
- 細針抽吸:利用細針抽取腫塊中的細胞進行顯微鏡觀察,可初步判斷細胞型態與性質。然而,由於乳腺瘤的組織結構常不均勻,細針抽吸難以百分之百區分良性或惡性,因此僅作為輔助工具。
- 切除與病理檢查:這是診斷乳腺瘤的黃金標準。透過外科切除腫瘤並送交病理化驗,可確定腫瘤的類型、分級、是否有血管或淋巴侵犯,以及切除邊緣是否乾淨。這些資訊對預後判斷與後續治療至關重要。
- 臨床分期:獸醫會依據腫瘤的大小(T)、淋巴結是否受侵(N)以及是否有遠端轉移(M)進行分期:
- T:腫瘤直徑 < 3 cm 為第一期,3–5 cm 為第二期,> 5 cm 為第三期。
- N:若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即屬第四期。
- M:出現遠端器官轉移(如肺或肝)則為第五期。
透過上述步驟,獸醫能更精準地掌握腫瘤的性質與擴散情況,並為狗狗量身規劃最合適的治療策略。
狗狗乳腺瘤的治療方式
乳腺瘤的治療目標在於移除腫瘤、減少復發與轉移風險,並維持狗狗的生活品質。治療選擇會依腫瘤大小、數量、位置、分期以及狗狗的整體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常見方法如下:
外科手術
外科切除是目前治療乳腺瘤的首選方式。根據腫瘤的位置與範圍,可採局部切除、單側乳腺切除,或在多發病灶時進行雙側乳腺切除。有時會同時摘除鄰近的淋巴結,以評估轉移情況並降低復發機率。若手術同時進行卵巢子宮摘除術,可減少日後新腫瘤的發生風險,特別是對尚未絕育的母犬效果更佳。
化學治療
適用於惡性腫瘤、高度轉移風險或已確認轉移的病例。雖然化療對犬隻乳腺癌的效果較人類乳癌有限,但在控制腫瘤進展與延長存活時間上仍有一定幫助。常用藥物包括 Doxorubicin 與 Carboplatin 等。
放射治療
主要作為局部控制或症狀緩解的輔助治療,特別適用於無法完全切除的腫瘤或手術後有殘留病灶的情況。是否適合放療需視腫瘤位置與類型而定。
荷爾蒙治療
由於乳腺瘤與荷爾蒙變化有密切關聯,研究正探索荷爾蒙阻斷在犬隻乳腺瘤治療中的可行性。然而,目前臨床應用仍有限,尚需更多研究支持。
新興療法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與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正逐步被引入犬隻腫瘤醫學領域,期望能針對特定癌細胞特徵進行精準攻擊,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並降低副作用。
狗狗乳腺瘤的預後與追蹤
乳腺瘤的預後差異很大,取決於腫瘤的型態與擴散情況。影響預後的關鍵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病理分級、是否出現血管或淋巴管侵犯、有無淋巴結或遠端轉移,以及手術切除邊緣是否完全乾淨。
一般而言,腫瘤直徑小於 3 公分、沒有轉移,且能完全切除的病例,存活率與生活品質都相對理想;反之,惡性度高或屬於發炎性乳癌的狗狗,病情進展快速,存活期可能僅剩數月。
術後建議每 3~6 個月回診由獸醫檢查乳腺區,並搭配胸腔 X 光或超音波影像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腫瘤復發或轉移。若能在第一時間偵測到異常並處理,將大幅提升延長壽命與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機會。
狗狗乳腺瘤的預防方法
- 早期結紮:在第一次發情前進行結紮,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 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與高脂飲食。
- 避免長期使用荷爾蒙製劑:如避孕針或避孕藥。
- 定期乳腺觸診:建議每月自行檢查,並配合獸醫年度健檢。
並非所有乳腺瘤都是惡性腫瘤,但一旦發現乳腺區有任何腫塊,都應盡快帶狗狗接受獸醫檢查。及早診斷與手術切除,是提高治癒率與延長壽命的關鍵。
常見問題
狗狗得了乳腺瘤可以活多久?
存活時間取決於腫瘤的大小、良惡性、是否轉移以及治療的時機。若腫瘤小於 3 公分、沒有轉移且能完整切除,許多狗狗術後仍能健康生活多年;但若屬於惡性或炎性乳癌,且已出現轉移,存活期可能僅剩數月。
狗狗乳腺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早期可能只有乳腺區出現小結節,觸感可能偏硬或柔軟;隨著腫瘤進展,可能伴隨皮膚紅腫、潰瘍、滲液,甚至乳頭分泌物。部分狗狗會有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大約 50%~70% 的病例會同時影響多個乳腺,甚至雙側乳腺。
狗狗乳腺瘤不能吃什麼?
雖然目前沒有針對乳腺瘤的特定禁食清單,但建議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及過多紅肉,因為肥胖與高脂飲食被認為會增加乳腺瘤風險。應選擇均衡營養、低脂肪的飼料,並適量補充蔬菜、水果與優質蛋白質,維持理想體態有助於降低復發與其他健康問題的機率。
狗狗乳腺瘤一定要開刀嗎?
對大多數病例而言,手術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可以同時達到診斷與治療的目的。對於惡性腫瘤或有轉移風險的情況,手術後可能還需配合化療或其他輔助療法,以延長存活期並降低復發機率。
參考資料
- Nosalova, N., Huniadi, M., Horňáková, L., Valenčáková, A., Horňák, S., Nagoos, K., Vozar, J., & Cizkova, D. (2024). Canine mammary tumors: Classification, biomarkers, traditional and personalized therap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5(5), 2891. https://doi.org/10.3390/ijms25052891
- Vazquez, E., Lipovka, Y., Cervantes-Arias, A., Garibay-Escobar, A., Haby, M. M., Queiroga, F. L., & Velazquez, C. (2023). Canine mammary cancer: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Animals, 13(19), 3147. https://doi.org/10.3390/ani13193147
- Sorenmo, K. (2024). Mammary tumors in dogs. In MSD Veterinary Manual. Merck & Co., Inc. https://www.msdvetmanual.com/reproductive-system/mammary-tumors-in-dogs/mammary-tumors-in-d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