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腦下垂體腫瘤3大高風險因子,高階影像檢查助發現腦下垂體腫瘤

寵物年齡計算機

- Advertisement - 寵物健康醫療優惠活動

腦下垂體腫瘤是狗狗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腦部疾病,特別是在患有高皮質醇症的犬隻中更為常見。若未及早發現,可能導致神經學症狀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將說明3大高風險因子,並解析為何高階影像檢查是早期診斷與改善預後的關鍵。

腦下垂體腫瘤是什麼?

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是位於腦部底部、負責分泌多種重要荷爾蒙的內分泌器官。當腦下垂體出現腫瘤增生,特別是在患有「高皮質醇症(Hypercortisolism)」的狗狗身上,便可能形成所謂的「腦下垂體腫瘤(Pituitary Tumor)」,進一步壓迫腦部組織,引發神經學症狀,甚至影響生命品質與預後。

根據研究,超過八成的犬隻高皮質醇症屬於「腦下垂體依賴型高皮質醇症(Pituitary-Dependent Hypercortisolism, PDH)」,這其中約有四成的個體為「巨型腫瘤」,腫瘤體積大到足以壓迫周邊腦部組織,引起嚴重臨床症狀。

哪些狗狗是腦下垂體腫瘤的高風險族群?

根據2025年發表於《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結果,針對130隻診斷為腦下垂體依賴型高皮質醇症的犬隻進行分析後發現,有三項因素會顯著增加狗狗罹患腦下垂體巨型腫瘤的風險。這些高風險指標,對臨床早期診斷與影像檢查的決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因素一、年齡較輕(診斷時小於或等於10.9歲)

一般大眾普遍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腫瘤發生機率也會增加。然而該研究顯示,在確診腦下垂體依賴型高皮質醇症時若年齡小於或等於10.9歲,反而是腦下垂體巨型腫瘤的重要危險因子。這可能與較年輕個體體內腫瘤增生速率較快,或是病程早期即出現明顯症狀有關。

因素二、品種為法國鬥牛犬

法國鬥牛犬為該研究中風險最高的犬種。在19隻腦下垂體依賴型高皮質醇症診斷的法鬥中,有15隻(約79%)被確診為腦下垂體巨型腫瘤,風險比其他品種高出數倍。這可能與法鬥屬於短吻型犬種有關。

由於這類犬隻顱骨結構特殊,顱內空間較為緊密,一旦腫瘤增生,對腦部的壓迫效應會更早出現,進而導致臨床症狀較早發生。先前亦有研究指出,短吻型犬種在罹患原發性腦部腫瘤的機率上,也高於其他犬種。

因素三、出現神經學症狀

若腦下垂體依賴型高皮質醇症狗狗同時出現神經系統異常,則極可能是腦下垂體巨型腫瘤所導致。研究指出,約七成罹患巨型腫瘤的狗狗會表現出神經學症狀,常見包括:

  • 精神遲鈍或反應變慢
  • 癲癇發作
  • 意識混亂或失去方向感
  • 定向障礙(如:不明繞圈、反覆撞牆或迷走)
  • 肌肉顫抖、偏癱或行走不穩
  • 突然視力喪失或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弱

這些神經異常症狀往往源於腫瘤壓迫周圍腦部結構(如:下視丘、第三腦室或視神經交叉)的結果,與單純的高皮質醇症臨床表現有明顯差異。當狗狗出現上述情況時,應高度懷疑為巨型腫瘤,並儘速安排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哪些檢查可以確診腦下垂體腫瘤?

由於腦下垂體位於顱內,無法透過一般超音波或X光直接觀察,因此需仰賴高階影像學檢查來判斷腫瘤大小與是否壓迫周圍組織:

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為評估腦部腫瘤的黃金標準,能提供清晰的組織對比與結構資訊,並可精確計算「腦下垂體高度與腦面積比例(P/B ratio)」。若P/B ratio ≥ 0.40,則可定義為「巨型腫瘤」。

電腦斷層掃描(CT)

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臨床上較為普及的影像學工具,具備良好的診斷效率與可近性,費用也相對親民。對於評估腦下垂體結構與腫瘤體積,電腦斷層能提供清晰的斷層影像,特別適用於初步篩檢與追蹤病灶變化。雖然相較於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在辨識微小病灶及解析周邊腦部軟組織細節方面略有限制,但在許多臨床情境下,仍具備相當的診斷價值,特別是在無法進行MRI檢查時,是值得信賴的替代選擇。

(延伸閱讀:你的毛孩需要電腦斷層掃描嗎?寵物電腦斷層流程有哪些?檢查後該注意什麼?

為什麼早期診斷腦下垂體腫瘤很重要?

腦下垂體腫瘤除了會導致高皮質醇症相關症狀(如:多喝多尿、腹部膨大、皮膚變薄、脫毛等),若為巨型腫瘤,更可能引發嚴重神經學影響,包括癲癇、視力喪失、行為改變甚至昏迷。

目前臨床上治療腦下垂體依賴型高皮質醇症最常使用的藥物為Trilostane。該藥物可有效抑制腎上腺皮質醇的過度分泌,進而改善多數PDH犬隻的臨床症狀,如多喝多尿、腹部膨大與皮膚變化等。

然而,近年研究指出,Trilostane可能影響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負回饋調節機制。在部分個案中,可能導致腦下垂體對腎上腺抑制訊號的反應減弱,進而誘發腫瘤體積進一步增大,增加顱內壓並加重神經學症狀。

因此,當狗狗確診為腦下垂體巨型腫瘤時,治療策略需更加審慎,不僅要評估藥物對症狀的控制效果,更應密切追蹤神經學表現與影像變化,適時調整治療方向,以提升整體預後與生活品質。

哪些狗狗建議進行高階影像檢查?

根據研究建議,若您的狗狗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建議主動與獸醫討論是否安排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掃描:

  • 年齡10.9歲以下即確診PDH
  • 品種為法國鬥牛犬或其他短吻型犬種
  • 出現任何神經學症狀(即使症狀輕微)
  • 使用Trilostane治療後,症狀未改善甚至惡化

腦下垂體腫瘤是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狗狗腦部疾病。透過深入瞭解風險族群與早期症狀,並結合高階影像學檢查,能協助獸醫師早期發現病灶、訂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進一步提升狗狗的生活品質與預後。

參考資料

  • Yoshida, K., Kobatake, Y., Takashima, S., & Nishii, N. (2025). Risk factors for pituitary macrotumor in dogs with hypercortisolism.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39, e70261. https://doi.org/10.1111/jvim.70261
寵物健康醫療網LOGO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