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狗狗特別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6種生活因子讓狗狗更易得異位性皮膚炎

寵物年齡計算機

- Advertisement - 寵物健康醫療優惠活動

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是目前在臨床獸醫中日益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為反覆搔癢、皮膚紅腫、感染及過度舔咬,嚴重時會影響狗狗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繼發性感染。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的過敏性疾病,但近年研究發現,環境因素的變遷對疾病的發生與惡化扮演了極關鍵的角色。

為什麼現代的狗狗更容易過敏?

為什麼現代的狗狗更容易過敏?

根據美國獸醫學會期刊(JAVMA)報導,隨著人類生活型態的改變,狗狗也跟著進入現代化、都市化的生活圈中。這些改變雖帶來便利與舒適,卻也潛藏著影響皮膚健康的風險。

1. 城市生活與過敏風險

居住在都市中的狗狗,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顯著高於鄉村地區。這背後的原因包括:

  • 接觸過多人工化學物質:例如清潔劑、香氛、洗衣精、地板蠟等殘留物。
  • 空氣污染嚴重:PM2.5、車輛廢氣、二手菸皆會刺激狗狗皮膚。
  • 生活空間封閉:減少與自然環境接觸,導致微生物多樣性不足。

研究顯示,城市生活會改變狗狗的皮膚與腸道菌相,使其更接近人類菌相,降低與自然菌群互動的機會,也就削弱了免疫系統建立耐受力的機會。

2. 家庭清潔習慣與疾病風險

現代家庭追求極度乾淨的環境,反而可能增加狗狗過敏風險。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在「過度乾淨」家庭中的狗,比起生活在木造屋、與其他狗共住、有戶外活動空間的狗,更容易罹患過敏疾病。

這現象與狗狗從小接觸的環境有很大關係。研究發現,如果狗狗從小生活在比較自然、環境多樣的地方,例如鄉村、農場或常在戶外活動,他們的免疫系統會學會「分辨敵我」,知道哪些東西是無害的,不會過度反應。

但如果狗狗從小就生活在非常乾淨、幾乎無菌的環境中,免疫系統就可能「過度小心」,一看到灰塵、花粉或其他本來沒什麼問題的物質,就啟動過敏反應,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甚至慢性皮膚炎。

3. 飲食結構改變的影響

狗狗的飲食方式,近幾十年來發生了顯著變化。早年許多家庭飼養的狗多以廚餘、自製食物或生鮮肉類為主;而現代家庭則普遍改以商業化乾糧為主要食物來源。

雖然商業飼料帶來便利與營養穩定性,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高度加工的食品比例愈高,狗狗出現過敏或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也可能隨之提高。這是因為某些高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人工添加物、乳化劑等成分,可能影響腸道菌相與免疫調節功能,進而增加皮膚發炎反應的機會。

相對地,若能適度提供多樣化、低加工的天然食材,在均衡營養的前提下,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與免疫平衡,對皮膚狀況也可能帶來正面影響。

此外,研究也發現,狗狗幼年時期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影響其未來是否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特別是在斷奶後的關鍵發育期,若能接觸多元食材、建立健康腸道菌相,有機會降低日後過敏體質發展的風險。

不過,也要提醒飼主,目前坊間流行的「生食」並非適合所有狗狗。生肉雖未經加工,但若營養比例不均、缺乏衛生管理,反而可能導致寄生蟲感染、腸胃不適,甚至加重免疫系統負擔。建議飼主在調整狗狗飲食結構前,務必諮詢專業獸醫師,依據狗狗年齡、品種、健康狀況量身訂做飲食建議,才能兼顧健康與安全。

4. 肥胖與久坐生活型態

肥胖會促進慢性發炎反應,間接提高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現代狗狗活動量下降、久待室內,與主人一同過著「久坐」生活,導致肥胖與壓力問題同步上升。

此外,研究也發現,狗狗的體重與主人的體重往往呈現正相關。這意味著飼主的健康與生活方式,也會影響到毛孩的健康。

5. 壓力與精神狀態的影響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高,不僅影響人類健康,狗狗也會受到波及。長期與主人同住的狗,會反映主人的情緒與壓力。

研究指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其毛髮中壓力激素「皮質醇」濃度高於正常狗,且濃度與皮膚病嚴重程度成正比。雖目前無法證實壓力為致病主因,但壓力確實會加重發炎與搔癢症狀。

6. 化學污染與皮膚屏障破壞

許多飼主每天都會打掃家裡、洗衣拖地,希望給毛孩一個乾淨的環境,但其實很多日常用品中的化學成分,可能正悄悄傷害狗狗的皮膚健康。

像是常見的洗衣精、地板清潔劑、空氣芳香劑、洗毛精,甚至是地板上殘留的消毒液,裡面可能含有界面活性劑、人工香精或微量塑膠成分。狗狗長時間趴在地上、舔腳掌、舔毛時,這些化學物質就有可能進入牠們的身體。

這些成分會破壞狗狗皮膚最外層的「防護牆」,讓原本可以阻擋灰塵、花粉、塵蟎的皮膚變得容易滲透,導致過敏原更輕易進入體內,進而引發搔癢、紅疹,甚至慢性的異位性皮膚炎。

科學家也發現,這些化學物質不只影響現在的健康,還可能改變狗狗體內的基因開關方式,讓免疫系統變得比較敏感、容易過度反應,甚至會把這些變化傳給下一代,讓未來的毛孩也更容易出現過敏體質。

所以,若家中有毛孩,建議選擇成分單純、低刺激、無香精的清潔產品,拖地後也要記得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減少化學殘留。狗狗專用的洗毛精,也應避免含有刺激性清潔成分,以保護牠們的皮膚防護力。

環境因素影響說明建議做法
都市生活空氣污染嚴重、接觸化學物質多、戶外活動少,降低免疫耐受力多帶狗狗接觸自然、避免長期關在室內
過度乾淨的生活環境微生物種類過少,狗狗免疫系統缺乏訓練,容易對無害物質產生過敏反應保持適度清潔即可,鼓勵接觸其他狗與自然環境
飲食過度加工高度加工飼料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免疫調節變差採用多元、低加工食材,調整飲食前應諮詢獸醫
肥胖與久坐體脂增加會促進慢性發炎,活動量不足也會提升過敏風險維持理想體重、每天定時運動
飼主與狗狗壓力同步狗狗會感受飼主情緒,壓力會加重搔癢與皮膚發炎症狀穩定生活作息、減少突發環境壓力
居家化學污染清潔劑、洗衣精等化學成分破壞皮膚屏障,讓過敏原更易侵入使用無香精、低刺激產品,清潔後用清水再次擦拭避免殘留
狗狗異位性皮膚炎的六大環境影響因素(整理:寵物健康醫療網)

如何降低狗狗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

儘管遺傳無法改變,但生活環境是可以調整的。以下建議可協助飼主有效預防與管理狗狗異位性皮膚炎:

建議一:增加戶外活動與接觸自然

  • 經常帶狗狗到森林、草地、鄉村地區活動。
  • 接觸多樣化環境與其他動物,有助於刺激免疫系統建立耐受力。

建議二:選擇對皮膚友善的清潔產品

  • 避免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清潔劑與洗毛精,選用標示「低敏、無SLS」產品。
  • 地板清潔後徹底擦乾,減少狗狗直接接觸。

建議三:營養均衡,減少高加工飼料比例

  • 飼主可在獸醫指導下,適當搭配鮮食或天然食材。
  • 魚油、益生菌等營養補充品,對皮膚健康亦具正面作用。

建議四:控制體重與提升運動量

  • 每日適量運動,避免久坐與過度肥胖。
  • 飼主自身若能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也會間接影響寵物健康。

建議五:減少壓力源與提供情緒支持

  • 避免環境突變與過度噪音。
  • 養成穩定作息、陪伴時間,維持狗狗心理穩定。

異位性皮膚炎不再只是一種遺傳病,而是環境與生活方式交互影響的結果。透過對環境因子的理解與調整,不僅能減輕狗狗皮膚問題,更能提升全家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 Marsella, R. (2025).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rise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dogs: Veterinarians should focus on modifiable influe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60(6), 391–407. https://doi.org/10.2460/javma.25.06.0391
寵物健康醫療網LOGO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