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American Pet Products Association, APPA)最新發布的2025年寵物產業趨勢報告,「特寵」飼養正逐漸成為全球寵物市場新趨勢,尤其以魚類與爬蟲類為代表的新興寵物型態,展現出了前所未見的市場黏著度與成長潛力。
文章目錄
特寵飼主注重的不只是「飼養」,而是深度參與與情感連結
過去提到魚缸與爬蟲箱,多數人聯想到的是靜態的擺設與裝飾。但隨著飼主意識的升級與市場選擇的多元化,這一類特殊寵物的角色正在快速轉變。根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APPA)最新2025年趨勢報告指出,近年特寵飼主已不再滿足於「基本飼養」,而是積極投入於每一個生活細節,從飲食配比、溫濕度控管到棲地美學設計,無一不親力親為。
「特寵主已從觀賞者進化為全方位的照護者,從飲食管理到環境建置,展現前所未有的參與深度。」—APPA 2025趨勢報告
這也促使特寵設備持續升級。業者發現,大尺寸玻璃缸、多段式調光燈具、智慧型溫控系統、環境感測器等高規格商品銷量節節上升,背後的驅動力來自飼主希望打造更接近自然的模擬生態,並讓寵物活得更健康、壽命更長,進而創造穩定的情感連結。
更重要的是,這些飼主不再將特寵視為冷血動物或短暫的興趣收藏,而是能與人建立默契與陪伴感的「生活夥伴」。像是每日餵食時的回應、熟悉光照週期後的活動表現,都讓飼主從中獲得豐富的互動回饋,強化情感依附。
這一波由飼主主動驅動的「關係深化」趨勢,不僅翻轉過往對特寵的刻板印象,也為相關品牌與通路帶來新的產品開發邏輯與行銷契機。
零售空間轉型:特寵不再只是「買賣」,體驗才是新商機
美國傳統寵物零售通路正經歷轉型階段,走出過去僅販售飼料與設備的功能性角色,邁向「特寵體驗場域」的新型態。以 Petco 與 PetSmart 為首的龍頭企業,紛紛重新設計門市空間,將一部分店面改為互動展示區,設置大型生態缸、實境模擬棲地與爬蟲教育牆,讓消費者不只是購買商品,更能身歷其境了解特寵飼育知識。
這些場域也成為教育與社群經營的核心。部分門市定期舉辦「入門飼養講座」、「互動餵食體驗」及「環境布置工作坊」,不僅吸引新手飼主,更成為愛好者聚會交流的場域,深化顧客關係與品牌忠誠。
與此同時,智慧科技的導入也驅動整體消費升級。越來越多品牌推出具 Wi-Fi 功能的恆溫控制器、APP連線環境監控系統,讓飼主即使不在家,也能隨時掌握特寵狀況。再加上採用無毒環保建材的棲地建設包、模擬日夜光照的LED系統,帶動一波結合科技、美學與功能性的「高值化消費熱潮」。
這樣的轉型不只是改變零售面貌,更重新定義了「飼養」這件事,從單向消費轉為深度體驗與價值共創的過程。
台灣特寵經濟萌芽:小眾市場如何走向下一個消費藍海?
在台灣,特寵文化仍屬小眾,但已見活絡跡象。從爬蟲類博覽會人潮逐年創新高、社群平台討論熱度持續升溫可見,尤其 Z 世代對於「非主流寵物」的接受度顯著上升,特別偏好具有個性、獨特互動方式的生物,例如鬃獅蜥、守宮、箭毒蛙等。
不過,特寵產業在台灣的發展仍面臨結構性挑戰。包括法規尚未完善、飼主教育資源不足,以及動物福祉意識仍有待普及。相較於美國、歐洲已建立起完整的飼育、販售、醫療與知識傳播生態鏈,台灣在「合法、專業、安全」的基礎建設上,尚屬起步階段。
業界專家指出,若在地業者能攜手獸醫體系、學術單位與政府部門,共同推動特寵相關標準與教育體系,打造知識導向且友善的飼育環境,不僅能提升整體市場信任度,也有機會讓台灣發展出具在地特色的特寵產業模式,走出亞洲市場的一條新路。
(資料來源:APPA Access the 2025 Fish & Reptile Report)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