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與飼養觀念的提升,毛孩的壽命逐年延長。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高齡犬也逐漸面臨如同人類老年失智症的挑戰——「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CDS)」。本篇文章將全面介紹這項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疾病,從病因、症狀、診斷到治療與日常照護,協助飼主及早掌握關鍵,為愛犬打造健康、有品質的晚年生活。
文章目錄
什麼是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
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常被視為犬類相當於人類阿茲海默症的對應疾病。隨著犬隻壽命延長,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發生率也日漸提高。研究指出,約有28%的11至12歲犬隻,以及高達68%的15至16歲犬隻會出現認知障礙的臨床症狀。
在病理層面,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發展涉及多重腦部退化機制,包括:
- 大腦血管損傷,導致腦部供氧與營養輸送受限
- β-類澱粉蛋白(β-amyloid)沉積,形成神經毒性斑塊
- 氧化性壓力,造成神經細胞損害
- 粒線體功能障礙,影響細胞能量代謝
- 神經元興奮毒性,使神經細胞過度活化而受損
- 慢性炎症反應,加劇神經退化
這些複合性的變化最終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具體表現在記憶力減退、學習新指令的能力降低、對人與環境的社交互動改變、日夜作息紊亂、甚至出現排泄失禁等行為問題。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毛孩的生活品質,也對飼主與家庭造成照護上的挑戰。
因此,對於高齡犬隻而言,及早認識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理解其進程並積極管理,有助於延緩症狀惡化與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常見症狀
臨床上,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症狀可以用「DISHA」這個簡單的縮寫來記憶:
- D – Disorientation(迷失方向):常常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找不到水碗或床鋪。
- I – Interaction changes(社交互動改變):對主人或其他動物的反應變少,或出現易怒、疏離等行為。
- S – Sleep/wake cycle disturbances(作息紊亂):白天嗜睡,夜間頻繁醒來、吠叫或徘徊。
- H – House soiling(失禁):曾經訓練良好的狗狗,開始隨地大小便。
- A – Activity changes(活動量改變):活動力明顯下降或表現出重複無意義的行為,例如反覆繞圈。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部分犬隻會出現焦慮、過度吠叫或對環境刺激反應過度等現象。
如何診斷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
由於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臨床症狀與其他老年疾病(如:視力、聽力退化或慢性疼痛)相似,因此在確診前,獸醫師通常會透過詳盡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及排除其他潛在疾病來協助診斷。
目前常用的評估工具包括:
- CADES(Canine Dementia Scale)犬隻癡呆量表:評估空間定向、社交互動、睡眠作息與排泄行為四大領域,協助分級認知退化的嚴重程度。
- CCDR(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Rating)量表:另一種結構化問卷,用於量化認知功能變化。
影像學檢查如MRI亦可用於評估腦部萎縮或白質變化,但多數臨床診斷依靠問卷及臨床觀察完成。
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治療與管理

目前尚無法根治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但透過早期介入與多元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延緩疾病進展,並顯著提升毛孩的生活品質。以下為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治療與照護方式:
藥物治療
- Selegiline:Selegiline是一種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MAO-B inhibitor),可提升腦部多巴胺活性,進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的部分症狀。研究顯示,適當使用Selegiline能夠減輕狗狗的迷失方向、活動力下降與社交互動改變等臨床表現,尤其在早期介入時療效更為明顯。
營養補充
- 抗氧化配方食品:隨著年齡增長,犬隻腦部容易累積自由基,引發氧化壓力,進一步損害神經細胞。因此,含有抗氧化劑、Omega-3脂肪酸(如DHA、EPA)、磷脂質與維生素E的配方食品,能幫助減緩神經退化,延緩認知功能下降。
營養與環境介入
- 特製配方飼料:部分臨床研究指出,添加中鏈三酸甘油脂的犬用飼料,有助於為腦部提供額外能量來源,改善神經代謝功能。這種油脂可直接進入腦細胞轉換為能量,補充因老化導致的葡萄糖代謝不足。
- 環境豐富化:透過提供適度的體能與心智刺激,可延緩狗狗認知功能的退化。以下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神經連結,也有助於減少焦慮與憂鬱行為。
- 使用嗅聞墊或嗅聞遊戲,刺激嗅覺與探索行為
- 簡單的訓練遊戲,如尋找藏起來的零食
- 安排不同路線的散步路徑,提升環境適應與認知挑戰
- 溫和的社交互動,如安排與其他友善犬隻的短暫接觸
- 建立固定作息與環境安全性: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表,例如固定用餐、散步與休息時段,能降低狗狗的不安與混亂感。同時,居家環境亦需進行適當調整,包括:
- 在地面鋪設防滑墊,預防高齡犬因肢體協調能力下降而滑倒
- 移除易絆倒的障礙物,保持通道順暢
- 確保水碗與食盆位置固定,協助狗狗記憶與定位
行為與認知訓練
- 終身持續訓練的重要性:持續進行簡單服從訓練、嗅聞遊戲、敏捷訓練等活動,能有效延緩認知退化。特別是當狗狗能夠透過學習新技能或維持既有技能,不僅刺激腦部神經網絡,也有助於建立自信與減少焦慮。
即使是高齡犬,也能透過短時間、低壓力的訓練,持續維持腦部活性。因此,建議飼主依狗狗的體能與認知狀態,設計適合的簡單訓練計畫,例如基本指令練習(坐下、等待)或輕鬆的找尋遊戲。
預防與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越來越多證據指出,從中年期(約6至8歲)開始採取預防性措施,能顯著降低未來罹患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風險,並有效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
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行為改變
定期安排獸醫檢查,不僅可監測一般健康狀況,也能協助早期辨識行為與認知功能上的細微變化。若能及早察覺如迷路、反應遲緩、作息異常等異常跡象,便能在疾病初期即介入治療,大幅提升後續管理成效。
維持身心活躍,避免久坐與過度孤獨
身體活動與心智刺激是維持大腦活性的關鍵。建議中年以後的犬隻仍持續參與適當的運動與認知遊戲,例如散步、簡易訓練、嗅聞遊戲及互動玩具等。此外,保持良好的人際與犬際互動,有助於減少孤獨感與焦慮,進一步保護認知功能。
合理規劃飲食與補充適當營養素
適齡飲食規劃對維持神經健康至關重要。選擇富含抗氧化成分、Omega-3脂肪酸、中鏈三酸甘油脂與維生素E的配方飼料,有助於對抗腦部老化所帶來的氧化壓力,並促進神經細胞功能。必要時,可諮詢獸醫師補充專為高齡犬設計的營養品,提升整體防護力。
適當管理慢性疾病,如心臟病或關節炎
慢性疾病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間接加速認知退化。例如,關節炎造成疼痛,可能導致活動量下降與社會隔離;心臟病則可能降低血液循環,影響腦部供氧。因此,積極控制慢性疾病,有助於延緩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的發生與惡化。
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是延緩狗狗認知功能退化、提升晚年生活品質的關鍵。當飼主主動察覺狗狗老化跡象並配合獸醫師進行整合式預防與管理,即使面對高齡與不可逆的生理變化,仍能陪伴毛孩安享一段溫暖、尊嚴的黃金歲月。
參考資料
- Chapagain, D., Virányi, Z., Wallis, L. J., Huber, L., Serra, J., & Range, F. (2017). Aging of attentiveness in Border Collies and other pet dog breeds: The protective benefits of lifelong training.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9, 100. https://doi.org/10.3389/fnagi.2017.00100
- Dewey, C. W., Davies, E. S., Xie, H., & Wakshlag, J. J. (2019). 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https://doi.org/10.1016/j.cvsm.2019.01.013
- Madari, A., Farbakova, J., Katina, S., Smolek, T., Novak, P., Weissova, T., Novak, M., & Zilka, N. (2015). Assessment of severity and progression of 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using the CAnine DEmentia Scale (CADES).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71, 138–145. https://doi.org/10.1016/j.applanim.2015.08.03
- Pooley, R. (2022).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of 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e Veterinary Nurse, 13(8), 354–36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veterinarynurse.com/content/clinical/awareness-and-management-of-canine-cognitive-dys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