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貓咪飼主都有類似經驗:深夜或清晨時,貓咪突然在家裡上演「百米衝刺」、跳上床咬腳趾,或不停地喵喵叫,吵得人無法入睡。這樣的情況不僅會影響睡眠品質,長期下來也可能影響人與貓之間的關係。
貓咪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因此在黃昏與清晨特別活躍,這種作息模式來自牠們祖先的狩獵行為。當白天家中無人時,貓咪往往會長時間休息,待飼主回家,牠們便開始活動與互動。若無適當安排,這樣的活躍行為可能持續到深夜。
有辦法讓貓咪的活動時間更貼近人類的生活節奏嗎?以下六個方法,助改善貓咪夜間活動的問題。
文章目錄
一、排除潛在的健康問題
在進行行為調整之前,建議先諮詢獸醫師,確認貓咪的夜間活躍是否來自於身體不適或疾病,例如疼痛、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若有相關症狀,應優先處理醫療問題。
二、調整餵食時間與方式
餵食時間的安排會影響貓咪的作息節奏。建議改為「少量多餐」,並在晚餐後、睡覺前再提供一次餐食,能有效減少貓咪因飢餓而半夜吵醒飼主的行為。此外,也可善用自動定時餵食器,設定於凌晨時段提供食物,轉移貓咪的注意力。
三、模擬狩獵情境:讓貓咪「動腦又動身」
貓咪天生喜歡狩獵,若牠們每天都能動腦「尋找食物」,將有助於消耗多餘精力。建議可將乾糧藏在家中不同角落,例如窗台、書架、紙袋內,或使用益智型餵食玩具與食物迷宮,讓貓咪在覓食過程中獲得刺激與滿足感。
四、固定與貓咪的互動與遊戲時間
許多夜間吵鬧的貓咪,是因為白天缺乏與飼主的互動。特別是單貓家庭,當飼主白天不在家時,貓咪缺乏足夠的社交與活動空間,晚上自然精力旺盛。
建議每天安排固定的遊戲時間,尤其在下班後與臨睡前,透過逗貓棒、雷射筆等安全玩具進行互動遊戲,幫助貓咪釋放能量,也有助於牠建立固定作息。
五、豐富環境刺激,減少白天無聊時段
環境單調的室內空間容易使貓咪白天睡過頭、晚上過度活躍。建議可提供多樣化的環境設施,包括:
- 多層次跳台與高處休息點
- 結構穩固的貓抓板
- 紙箱或躲藏處,滿足貓咪愛藏匿的本能
- 貓用飲水機,鼓勵飲水行為
- 安全的戶外空間,如陽台防逃設施或可攜式圍欄,增加日間活動機會
若空間許可,也可考慮飼養第二隻貓,讓貓咪彼此互動減少無聊與孤單感。
六、建立規律作息,並避免夜間回應吵鬧行為
建立規律的生活節奏,有助於貓咪逐漸調整作息。重要的是,當貓咪半夜吵鬧時,切勿立即回應(如餵食或陪玩),否則可能讓牠誤以為只要吵鬧就能得到關注。
反之,應該將主要互動集中在白天與晚餐後,夜間則維持安靜與黑暗,讓貓咪學習夜晚是休息時間。這類行為調整需花費一段時間,飼主應有耐心,並保持一致的反應。
貓咪作息可以調整,只需時間與耐心
夜間過度活躍雖是許多貓咪的自然行為,但透過行為引導與環境調整,多數情況都能改善。尤其是年輕貓咪,本身精力充沛,隨著年齡增長,夜間活動通常會減少。
若已嘗試多種方法仍無改善,建議諮詢獸醫師或動物行為專家進一步評估,必要時也可考慮藥物輔助治療,但建議作為最後手段。
參考資料
-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2022, April 20). My cat is very active at night and keeps waking me up, what should I do? RSPCA Knowledgebase. https://kb.rspca.org.au/knowledge-base/my-cat-is-very-active-at-night-and-keeps-waking-me-up-what-should-i-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