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掉落幼鳥怎麼辦?動保處專家教你正確應對方式!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隨著春季氣溫回升,鳥類進入繁殖季,民眾經常在路上拾獲雛鳥或幼鳥,並通報動保處協助安置。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遇到幼鳥時應先觀察其狀況,並嘗試將其返回鳥巢,因為由親鳥撫育的存活率遠高於人工飼養。

判斷鳥類狀態,正確應對

瑞芳動物之家站長王嚴緒指出,動物救援案件可分為三種類型:

  1. 成鳥受傷:如翅膀骨折導致「落翅」,無法飛行,這類個體需送醫治療。
  2. 幼鳥換羽期:已長出部分羽毛,正在學習飛行,常見於地面振翅躍動,若無明顯外傷,應留在原地或將其放回巢內。
  3. 雛鳥墜巢:全身紅通通、尚未長出羽毛,多半是不慎掉落巢外,若巢仍在上方,應嘗試將其歸巢。

如何幫助拾獲的幼鳥?

動保員潘虹姿表示,根據往年經驗,隨氣溫升高,幼鳥救援案件將明顯增加。部分常見案例包括:

  • 燕子:多築巢於屋簷下,若發現掉落的幼鳥,可架梯將其放回原巢。
  • 貓頭鷹:通常築巢於樹頂,若無法直接歸巢,可使用紙碗放置樹枝、葉子製作簡易巢穴,固定在犬貓無法觸及的高度,由親鳥自行照顧。

避免過度干預,保護幼鳥最佳方式

新北市動保處強調,鳥類雙親不會輕易遺棄幼鳥,因此拾獲幼鳥時,應先在周邊樹上尋找鳥巢,設法將其放回。若貿然帶走幼鳥,改以人工餵養,反而可能降低其存活率。因此,建議民眾先判斷鳥類的年齡與傷勢,確定受傷才聯繫動保處協助。

(新聞來源:https://www.ahiqo.ntpc.gov.tw/?fbclid=IwAR0qPz2wP1kEPes1697X9fX6JLOi9X76rNjr9Nxu-sEeZp9g5MHvxNpi4GQ#/Post/92309


延伸閱讀

寵物健康醫療網google news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