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打雷下大雨,許多飼主都會發現家中狗狗躲在床底、發抖、喘氣,甚至亂咬東西,表現出強烈的不安。這其實不只是害怕打雷的聲音那麼簡單,還可能是俗稱風暴恐懼症(Storm Phobia)的行為問題。
文章目錄
什麼是風暴恐懼症?
風暴恐懼症屬於一種「不適應性恐懼反應」,簡單來說,就是狗狗對打雷、閃電、風聲等自然現象產生過度害怕,甚至在風暴尚未來臨前,只要出現氣壓改變、天色變暗、下雨聲、閃光等環境線索,就會引發焦慮反應。
根據研究,這些狗狗不僅精神壓力大,有些甚至會因逃避而受傷,例如抓破門窗、磨損牙齒、造成皮膚裂傷;也常導致飼主失眠、財物受損、情緒受影響,甚至會因無力照顧而考慮棄養。
為什麼狗狗會害怕打雷?

狗的聽覺比人類敏銳許多,雷聲、風聲對牠們而言強烈且無法預測,加上閃電造成的視覺刺激及氣壓變化,都會加重狗狗的壓力。此外,有研究指出,肌肉骨骼疼痛也會加劇狗狗的恐懼反應,特別是當疼痛與打雷聲同時發生時,容易形成「聽到雷聲=痛苦」的條件反射。
哪些狗狗容易有風暴恐懼症?
雖然風暴恐懼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與品種的狗狗,但根據臨床觀察與行為研究,以下幾類狗狗較容易出現相關症狀:
年齡因素
大多數風暴恐懼症的症狀會在2歲左右開始明顯出現,部分甚至可能從幼犬期(約8週齡)就出現對聲音的敏感反應,並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加劇。如果未及早介入處理,輕微的「聲音敏感」可能進展成嚴重的「聲音恐懼」或風暴恐懼症。
品種與遺傳
目前研究並未明確指出特定品種對風暴恐懼症的風險較高,然而混種狗通常比純種狗更常見,這可能與飼養比例及基因多樣性有關。
性別與結紮狀態
與某些行為問題可能受性別荷爾蒙影響不同,風暴恐懼症的發生不受性別或是否結紮影響。不論是公狗、母狗、結紮或未結紮犬隻,都有可能受到雷雨天氣影響而產生恐懼反應。
行為共病關聯
風暴恐懼症往往與其他行為問題共病,特別是以下幾種常見的焦慮型行為障礙:
- 噪音恐懼:如煙火聲、吸塵器聲、鞭炮聲或交通聲等強烈噪音
- 分離焦慮:當飼主不在家時出現持續吠叫、破壞物品或排便失控
- 幽閉焦慮:被關在籠子或小空間時出現明顯不安
這些問題之間可能彼此加重,也會使診斷與治療更具挑戰性。
如何判斷狗狗是否有風暴恐懼症?

風暴恐懼症的表現因狗狗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普遍具有以下明顯的行為特徵。若家中狗狗在雷雨天氣出現下列行為,可能已經罹患風暴恐懼症:
- 躲藏、發抖、喘氣、過度舔舐:為了逃避風暴帶來的視覺與聲音刺激,狗狗會試圖鑽進陰暗角落或躲入家具下,伴隨不自主的發抖、喘氣與自我舔舐行為,這些都是典型的壓力指標。
- 吠叫、試圖逃離、破壞家具:有些狗狗的反應更激烈,可能在家中狂吠、試圖挖牆、咬門,甚至衝撞窗戶或門縫,這類行為不僅危及牠們自身安全,也會造成居家財物損壞。
- 食慾不振、失禁:當恐懼情緒過於強烈,狗狗可能完全不吃不喝,甚至無法控制排尿或排便,在非如廁區域出現大小便,是極端壓力的徵兆。
- 風暴尚未到來就開始焦慮:部分狗狗在雷聲還沒響起前,即因天氣變化、氣壓改變、天色昏暗或空氣中臭氧味等環境線索,提早出現緊張行為,顯示其已對風暴形成高度預期性的恐懼反應。
在診斷風暴恐懼症前,建議先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類似行為的潛在健康問題。例如:
- 慢性疼痛或關節炎可能使狗狗在雷聲出現時更敏感,進而誤認為是行為問題
- 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神經性疾病也會引起異常焦慮或過動行為
- 年長狗狗則應特別留意是否有認知功能障礙症候群
獸醫師通常會建議先進行完整的身體檢查與血液檢驗,包括全血計數、生化檢查、尿液分析與內分泌評估,確認器官功能正常後,才能以行為症狀進行臨床診斷。
狗狗怕打雷怎麼辦?五大處理步驟
根據獸醫行為專家的建議,處理風暴恐懼症應從環境調整、行為訓練與必要藥物三方面著手。
一、建立安全避風處
在家中設置一個安靜、安全的避風空間,例如衣櫥、浴室、無窗內室或可接受的籠內,搭配遮光窗簾、柔軟床墊、喜歡的玩具與零食,並播放白噪音或柔和音樂,如古典樂、輕爵士樂,有助於降低環境刺激。
二、建立信任與預測性互動
避免對害怕的狗狗大聲斥責,否則只會加劇牠的恐懼。平日可透過「提示-行為-獎勵」模式訓練狗狗與主人建立正向互動,提升安全感。
三、行為矯正訓練
在雷聲響起時立即給予狗狗最愛的零食,幫助牠將「雷聲」與「好事」建立連結。若狗狗太害怕而拒食,可改給咀嚼玩具。
平時也可以訓練「放鬆」的行為(如:躺下、深呼吸),在狗狗焦慮時引導牠做出這些行為,並給予獎勵,有助於降低恐懼反應。
四、短期藥物輔助
當狗狗出現強烈恐懼反應時,可考慮使用獸醫處方的短效鎮靜藥物。包括:
- Dexmedetomidine:可於風暴前或中途給藥,快速緩解焦慮
- Trazodone、Gabapentin、Benzodiazepines:適合不同程度焦慮,但需獸醫監控劑量
五、長期管理與預防
- 系統性減敏訓練:使用雷聲錄音從低音量開始播放,配合獎勵逐步讓狗狗適應聲音刺激,但需避開真正風暴期間進行。
- 長效抗憂鬱藥物(如:Fluoxetine、Clomipramine):需每日服用4至6週起效,適合風暴頻繁地區或合併有其他焦慮問題的狗狗。
狗狗的風暴恐懼症並不是單一成因可以解決的問題,需要飼主、獸醫師與行為治療師的密切合作。透過安全環境的建立、正向行為引導,以及適當藥物的搭配,絕大多數狗狗都能有顯著的改善,讓牠們在風雨雷電中也能感受到安全與被愛。
參考資料
- North, M. N., & Bennett, S. L. (2025). Storm phobia in dogs. Today’s Veterinary Practice, July/August 2025. Retrieved from https://todaysveterinarypractice.com/behavior/storm-phobia-in-d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