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轉涼,許多飼主開始幫毛小孩添購保暖衣物。不過,狗狗真的需要穿衣服嗎?其實狗狗是否需要保暖衣物,並不是單靠室內室外溫度數字判斷,而是要考慮狗狗的品種、年齡、體型、健康狀況與活動類型。
寵物健康醫療網整理一份實用的狗狗冬季保暖指南,協助飼主根據不同氣溫與活動情境,判斷是否該幫狗狗穿衣服或穿上鞋子出門。
文章目錄
超過攝氏 7 度以上:健康狗狗多半不需額外保暖
當氣溫高於攝氏 7 度時,對多數健康狗狗而言,外出進行短暫散步或如廁活動,通常無需額外穿著保暖衣物。特別是中大型犬、毛量豐富或體能活躍的犬種,在這類微涼氣候下能透過自身活動維持體溫,對寒冷的耐受度相對較高。
然而,部分狗狗對冷空氣較為敏感,尤其是短毛、體型嬌小或身體狀況較弱的族群,面對微涼氣候時也可能出現寒冷反應。以台灣常見的犬種為例,法國鬥牛犬、巴哥犬、吉娃娃、約克夏、馬爾濟斯等小型短毛犬,因為保暖能力較低,較容易感受到溫度變化。
此外,年長犬隻或患有心臟病、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狗狗,也可能因體溫調節能力下降而對低溫更敏感。即使氣溫尚未明顯下降,這些毛孩也可能出現發抖、蜷縮、不願行走或活動力明顯降低的情形。
飼主若發現上述行為,應視情況為狗狗添上合適的保暖衣物,協助狗狗舒適地適應天氣變化,降低寒冷帶來的不適或健康風險。
攝氏 0 至 7 度:小型犬與高風險族群建議加件毛衣
當氣溫降至攝氏 0 至 7 度之間,雖然尚未到極寒程度,但對許多體型較小、毛量稀疏或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狗狗而言,已屬於需要額外保暖的範圍。
建議飼主特別留意以下常見的高風險犬種,例如吉娃娃、法國鬥牛犬、約克夏、迷你臘腸、狐狸犬等。這些狗狗不僅體型小,皮下脂肪較少,且毛髮無法有效禦寒,在冷風環境中極易散失熱能。建議可為牠們準備輕量針織毛衣、背心或柔軟內襯的保暖衣物,幫助維持核心體溫,提升外出時的舒適度。
年長狗狗也是另一類須特別注意的對象。隨著年齡增長,狗狗的循環系統與關節靈活度下降,對於氣溫變化的反應也較為遲緩。此時適度穿著保暖衣物,不僅有助禦寒,也能緩解關節僵硬所帶來的不適感。
至於健康的中大型犬或天生毛厚的品種,例如黃金獵犬、邊境牧羊犬或柴犬,在此溫度範圍內通常可依靠自身毛髮與活動維持體溫,無需額外穿衣。但仍建議飼主觀察狗狗是否出現顫抖、蜷縮、走路遲疑或不願出門等寒冷反應,視情況適度增添保暖裝備,避免過度暴露於低溫環境中。
攝氏 -9 至 0 度:需依活動時間與強度調整保暖裝備
當氣溫降至攝氏 0 度以下,戶外環境已相當寒冷。此時狗狗是否需要穿著保暖衣物,不僅取決於氣溫,還需視其外出時間與活動強度而定,妥善安排保暖措施,才能降低低溫對健康的潛在風險。
短時間外出
若僅為門口如廁等短暫外出,建議為短毛犬、年老犬或體力較差的狗狗穿上輕量保暖外套,避免寒風吹襲導致體溫迅速下降。至於健康的中大型犬,若僅在戶外停留數分鐘,通常可耐受短暫冷風,無需過度包裹,但仍應迅速返回室內,避免久留。
一般散步
在這類中等時長的散步活動中,建議所有犬種皆應穿著保暖外套,以減少熱能散失。若散步地區出現積雪、結冰或灑有化冰鹽的路面,則應額外加穿狗狗專用防滑靴。這不僅能防止冰鹽對腳掌造成刺激與龜裂,也可避免毛多腳掌在雪地中堆積結冰,造成滑倒或不適。
長時間戶外活動
若狗狗活動力旺盛,能透過持續運動維持體溫,健康犬隻在特定情境下可只穿靴子,協助保護腳掌。但若活動強度不高,或需長時間停留於寒冷環境中,建議穿上具備防風、防水與保暖功能的外套,搭配防寒靴,並備妥毛毯或保暖墊,於靜止休息時提供額外保暖支撐。
攝氏 -9 度以下:只建議短時間外出如廁
當氣溫降至攝氏 -9 度以下,已屬極端低溫環境。此時不論狗狗的體型、年齡或毛髮多寡,都不建議進行任何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即使已穿著厚重外套與防寒靴,也仍有可能發生體溫過低、四肢凍傷、呼吸道刺激或身體虛弱等風險。
飼主應以快速完成必要的生理需求為原則,可於住家門口或陽台鏟出一小塊乾淨且不積雪的區域,讓狗狗在最短時間內如廁完畢後立刻返回室內,避免長時間接觸冷空氣。
若居住於無法即刻進出的公寓型社區,建議提前規劃動線,並為狗狗完整穿戴厚實保暖裝備,包括具防風防水效果的外套、保暖內層與合腳防滑靴,再配合縮短外出時間與避開風勢強烈的路段,以減少低溫帶來的不適與風險。
在如此嚴寒的天氣中,保障狗狗的安全與身體狀況應優先於日常活動需求。若狗狗本身健康狀況較差或已有慢性病史,更應避免外出,改以室內尿布墊、人工草皮或其他替代方式,協助完成生理排泄,並在天氣回暖後再恢復正常活動。
哪些狗狗不需要穿衣?雪地犬種有天生優勢
並非所有狗狗在冬季都需要額外穿著衣物。部分犬種源自寒帶地區,擁有厚實的雙層毛皮,具備出色的禦寒能力,能夠在低溫環境中自然調節體溫,維持生理穩定。
常見具備天生耐寒特性的雪地犬種包括哈士奇、阿拉斯加雪橇犬、薩摩耶與秋田犬等。這些犬種的被毛分為外層粗毛與內層絨毛,可有效阻隔冷風、保留體熱,即使在下雪或接近冰點的環境中,也能維持良好體溫,不易感到寒冷。
對這類犬種而言,若在非極端氣候條件下外出活動,過度穿衣反而可能導致體溫過高、悶熱或活動不便。因此一般情況下,不建議為牠們穿著保暖衣物。
然而,若這些狗狗需要長時間在結冰地面或雪地中活動,例如參與雪橇運動或陪同登山健行,則建議穿上合腳、防滑的狗靴,以保護腳掌不被冰晶劃傷、凍裂或過度磨損。靴子同時也能避免積雪卡在腳掌間,造成行走不適。
穿衣不當反而可能影響狗狗健康

為狗狗穿衣雖能禦寒保暖,但若方式不當,反而可能造成身體不適、行動受限,甚至引發健康問題。飼主在選擇與穿著冬衣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 選擇合身衣物,不妨礙基本行為:衣服應貼合身形但不緊繃,避免影響狗狗走路、坐下或如廁。設計應簡潔,避免使用鬆垮布料、繩帶、掛飾、拉鍊等容易勾住的配件,以降低受傷或卡住的風險。
- 進入室內或車內時應脫衣:狗狗活動後體溫會上升,若在暖氣環境中持續穿著衣物,容易導致體溫過高、喘息、脫水,甚至出現過熱現象。應在進入室內或車上後,儘快協助狗狗脫去外衣。
- 長毛犬避免長時間穿衣:雖然寒冷時也可能需要保暖,但長毛狗若長時間穿衣,容易造成悶熱、毛髮打結或濕疹。建議僅在必要時短時間穿著,避免皮膚問題。
- 觀察狗狗是否出現寒冷反應:若狗狗在戶外活動時有以下表現,代表可能感到過冷,應立即帶回室內:
- 發抖或持續顫抖
- 哀鳴、不願前行
- 抬起腳掌、步態遲疑
- 蜷縮或頻繁想回家
- 尊重狗狗個別差異,調整穿著時間與方式:每隻狗的毛髮厚度、年齡、健康狀況不同,即使是相同氣溫,也可能有不同的反應。建議飼主根據狗狗的實際狀況彈性調整穿著時間與厚度,而非完全依賴固定標準。
每隻狗的體質不同,請飼主根據自家狗狗的實際反應進行調整。若無法確認愛犬是否需要穿衣,也可向獸醫師諮詢建議。冬天外出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要勉強、不要久留,保暖安全為第一優先。
參考資料
- Taconic Veterinary Center. (n.d.). How cold is too cold for dogs? When can your dog wear a winter coat?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25, from https://taconicvet.com/blog/dog-wear-a-coat/
- CVETS – Columbia Veterinary Emergency Trauma and Specialty. (n.d.). Warm dog clothes: Do they really help with the cold?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25, from https://cvets.net/warm-dog-clothes-do-they-really-help-with-the-cold/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