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Lipoma)是狗狗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之一,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細胞組成,屬於非惡性的腫瘤類型。這類腫瘤通常生長在皮下組織,特別常見於頸部、肩胛部、胸腹部、腋下、背部、大腿內側與臀部等脂肪較厚的部位。外觀上大多呈現圓形或橢圓形的腫塊,觸感柔軟且略有彈性,可於皮膚間滑動,不具明顯疼痛感。
脂肪瘤的生長速度通常緩慢,在初期不易察覺,亦不會影響器官功能或造成疼痛,對健康威脅相對較低。然而,若腫瘤位於活動頻繁的關節處,或體積逐漸增大導致壓迫神經、血管、肌肉,則可能造成行動不便或局部發炎。
文章目錄
狗狗脂肪瘤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醫學上對於脂肪瘤的成因並不完全明朗,但以下幾個因素與脂肪瘤發生風險有高度關聯:
1. 肥胖與營養過剩
狗狗若長期攝取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加上運動量不足,容易導致體脂肪過度堆積。脂肪細胞在體內長期處於活躍狀態,可能促使脂肪異常增生,進而形成脂肪瘤。
2. 年齡增長與代謝退化
脂肪瘤好發於中老年犬,尤其是七歲以上的熟齡狗狗。隨著年齡增長,狗狗的代謝能力逐漸下降,脂質在體內的轉換與利用效率變差,未被消耗的脂肪便容易在皮下堆積並產生脂肪瘤。
3. 特定犬種的遺傳傾向
部分犬種因基因特性,對脂肪代謝異常具有較高敏感性,因此更容易出現脂肪瘤。常見的高風險犬種包括拉布拉多犬、杜賓犬、迷你雪納瑞、威瑪獵犬等。這些犬種即便體型不胖,也可能出現多發性脂肪瘤的情況。
4. 內分泌與代謝疾病
狗狗若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庫欣氏症、糖尿病,或其他自體免疫與荷爾蒙失衡的疾病,也可能影響脂肪細胞的代謝與分布。這些內科疾病會使脂肪難以正常轉化為能量,導致堆積並形成脂肪瘤。
脂肪瘤的分類有哪些?
根據脂肪瘤的生長特性、組織構造與對周圍組織的侵犯程度,可將狗狗的脂肪瘤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了解這些分類有助於飼主與獸醫師釐清腫瘤的性質,並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
1. 單純性脂肪瘤(Simple lipoma)
單純性脂肪瘤是最常見的類型,屬於典型的良性腫瘤。它通常生長在皮下脂肪層內,呈現柔軟、圓形或橢圓形的腫塊,質地滑順,觸摸時可感受到與皮膚組織間的滑動感。這類腫瘤生長速度緩慢,通常不會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礙。多數情況下可與狗狗和平共處,無需立即手術,僅需定期追蹤腫瘤大小與變化情況。
2. 侵入性脂肪瘤(Infiltrative lipoma)
此類型的脂肪瘤雖仍屬於良性,卻會向周圍組織如肌肉、筋膜、神經甚至骨骼侵犯。由於腫瘤細胞深入至深層結構,可能導致局部壓迫、肌肉活動受限或神經壓迫所引起的疼痛與不適。相比單純性脂肪瘤,侵入性脂肪瘤的生長速度較快,也較容易復發,治療上通常需採取較積極的處理方式。
3. 脂肪肉瘤(Liposarcoma)
脂肪肉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脂肪細胞腫瘤,有別於前述兩種良性脂肪瘤。此類腫瘤具有高度的局部侵襲性,可能擴散至鄰近組織或器官,雖不常遠端轉移,但其治療難度與復發率相對較高。脂肪肉瘤在早期外觀與單純脂肪瘤相似,需透過病理切片診斷確認其惡性程度。治療上需進行較大範圍的外科切除,並搭配術後追蹤與可能的輔助療法(如:放療),以降低復發與轉移風險。
如何診斷狗狗脂肪瘤?
要確認脂肪瘤的性質與是否為惡性,獸醫通常會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檢查:
- 觸診與外觀評估:初步判斷腫塊的位置、大小、質地。
- 細針穿刺:用針頭抽取細胞進行顯微鏡檢查。
- 超音波檢查:評估腫瘤深度與是否浸潤肌層。
- 切片或完整切除後化驗:若有疑似惡性可能,則需進一步確認病理性質。
脂肪瘤的治療方式
雖然多數狗狗的脂肪瘤為良性且生長緩慢,但是否需要治療,仍需根據腫瘤的位置、大小、生長速度與狗狗整體健康狀況來決定。以下為常見的治療方式與建議處理策略:
1. 定期追蹤
對於體積小、位置不影響活動,且經細針穿刺檢查確認為良性的脂肪瘤,通常可採取保守觀察方式處理。飼主應定期(如每3至6個月)帶狗狗回診檢查,觀察腫瘤是否有變大、變硬、發炎或其他異常變化。這種方式適合年齡較大、不適合麻醉手術,或脂肪瘤穩定多年無明顯擴大的個體。
2. 手術切除
手術是目前最直接且有效治療脂肪瘤的方式,建議於以下情況進行手術切除:
- 腫瘤短時間內快速增大,疑似具侵略性
- 腫瘤位置靠近關節、神經或器官,已影響狗狗行動或生理功能
- 腫瘤出現破裂、潰瘍、發炎或持續滲液等感染現象
- 醫師懷疑為惡性脂肪肉瘤
3. 類固醇注射治療
有研究指出,針對直徑小於3公分、位於皮下且明顯柔軟的脂肪瘤,使用類固醇藥物 注射於腫瘤內部,有機會促使腫瘤萎縮甚至完全消退。這種療法的優點為操作簡單、不需全身麻醉,特別適合高齡、罹患慢性病的狗狗。然而,此方法不適用於大型或侵入性脂肪瘤,復發風險亦高於手術。
狗狗腫瘤破掉怎麼辦?
若脂肪瘤因摩擦或舔咬導致破裂,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 戴上伊莉莎白圈避免狗狗舔咬傷口。
- 清潔與消毒傷口,避免細菌感染。
- 盡速就醫,由獸醫確認是否需手術處理或抗生素治療。
破裂的脂肪瘤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傷口潰爛等併發症。
狗狗脂肪瘤手術費用
脂肪瘤手術費用依照以下因素變動:
- 腫瘤位置與大小
- 是否需全身麻醉
- 是否需住院觀察
- 是否屬於複雜或多發性脂肪瘤
以台灣常見的情況來看,手術費用大約介於新台幣5,000至20,000元,複雜手術或需影像輔助者,費用可能更高。
脂肪瘤手術後會復發嗎?
脂肪瘤雖多為良性,但仍有復發風險,特別是以下情況:
- 手術未能完整清除腫瘤邊緣細胞
- 多發性脂肪瘤體質
- 屬於侵入性脂肪瘤
即使原部位癒合良好,未來也有可能在其他部位長出新的脂肪瘤,因此需長期追蹤觀察。
雖然脂肪瘤屬於良性腫瘤,對生命威脅相對較低,但當腫瘤體積增大、位置敏感,或對狗狗的行動與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時,仍需加以重視。飼主應與專業獸醫師密切合作,針對腫瘤性質與狗狗整體健康狀況,共同擬定最合適的診療與照護策略。
預防脂肪瘤的形成與復發,應從日常生活著手。維持理想體重、提供低脂高纖的均衡飲食、鼓勵適度運動,以及安排定期健康檢查,都是守護狗狗健康的重要關鍵。
參考資料
- Corne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25, March). Lipomas in dogs. Retrieved July 15, 2025, from https://www.vet.cornell.edu/departments-centers-and-institutes/riney-canine-health-center/canine-health-information/lipomas-dogs
- Cioffi, A., Di Tommaso, M., Guccione, J., Pastore, M., Cicirelli, V., & Santoro, D. (2022). Intralesional corticosteroi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lipomas in dogs: A preliminary retrospective study. PLOS ONE, 17(6), e026972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