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尿液生物標記追蹤狗狗慢性腎病,助早期發現與治療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慢性腎病是狗狗常見的內科疾病,定義為一或雙側腎臟出現結構或功能異常,並持續超過三個月。由於早期階段症狀不明顯,因此往往等到病情進展至中後期才被發現,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尿液生物標記幫助獸醫早期偵測腎臟異常

傳統檢查指標如血清肌酸酐(SCr)與尿蛋白雖然實用,但僅在腎功能大幅下降後才明顯改變。新興的尿液生物標記,特別是半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與電解質的分率排泄率(Fractional Excretion, FE),已被證實能在更早期偵測到腎臟受損的訊號。

根據一篇2025年發表於《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瑞典學者針對80隻犬隻進行分析,發現尿液中的特定生物標記變化與慢性腎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並可能有助早期診斷慢性腎病。

尿液Cystatin C(uCysC/uCr)為早期偵測指標

uCysC是一種由所有有核細胞穩定產生的低分子量蛋白,經腎絲球過濾後會被近端腎小管細胞重吸收並分解。在腎小管功能異常或受損時,這些細胞無法有效再吸收與代謝Cystatin C,導致其在尿液中的濃度上升。

研究指出,在CKD第1期即能偵測到uCysC/uCr上升的情形,並隨疾病進展至第3、第4期而顯著增加。這一指標甚至能辨識部分尚未出現蛋白尿或血清肌酸酐上升的個體,顯示其在診斷早期腎小管損傷方面具潛力。

- Advertisement -

分率排泄率(FE):補充評估腎小管功能

電解質如鈉(Na)、鉀(K)、氯(Cl)、鈣(Ca)與磷(P)的FE值,隨CKD分期上升,反映出腎臟在電解質重吸收上的功能逐漸喪失。尤其在出現氮血症(Azotemia)時,FE分析可提供額外的功能評估參考,有助於判斷腎小管是否存在功能性障礙。

這些指標特別有助於觀察腎小管功能變化,尤其是在傳統指標仍正常時。

傳統尿液指標之限制

儘管部分犬隻在早期出現尿糖升高(uGlu/uCr),但整體統計差異不明顯,且尿素(uUrea/uCr)變化也不具診斷價值,顯示其在早期CKD的敏感度較低。

尿液指標健康犬範圍CKD 第1期CKD 第2期CKD 第3+4期診斷意義
uCysC/uCr (x10⁻³)0.03 (0.02–0.045)0.08 (0.04–0.25)上升顯著上升腎小管損傷早期指標
FE-Na (%)<5%(多數個體)輕微上升顯著上升明顯上升腎重吸收功能下降
FE-K (%)同上同上同上同上補充功能評估依據
uGlu/uCr正常少數升高輕微波動不穩定敏感度不足
uUrea/uCr無顯著變化診斷價值有限

結合傳統與新興指標的綜合評估

雖然血清肌酸酐與尿蛋白等傳統指標仍是CKD診斷的核心,但單靠這些指標在早期病程中可能無法準確反映腎臟損傷程度。結合uCysC與FE等新興生物標記,不僅可提升診斷的靈敏度,也有助於早期介入治療與營養管理,延緩病情惡化。

慢性腎病在犬隻中具有高盛行率與潛在致命性,而早期發現是提升預後的關鍵。透過結合尿液Cystatin C與電解質排泄率等生物標記,獸醫師能更早期辨識腎臟異常,適時介入治療與營養管理,進一步延緩疾病惡化,提升犬隻生活品質與壽命。

- Advertisement -

參考資料

寵物健康醫療網LOGO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