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寵物食品市場年進口達2.76億美元!掌握五大成長動能,打造寵物經濟新藍海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隨著「毛小孩」成為現代家庭的重要成員,台灣寵物產業正快速躍升為黃金市場。根據美國農業部駐台北農業貿易辦事處(Taipei ATO)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台灣貓狗飼料進口額創下歷史新高,達2.76億美元,較2023年大幅成長。泰國、美國、南韓、加拿大與日本為前五大進口來源國,其中美國以高品質乾飼料穩居高端市場領導地位。

寵物數量激增,政策升級制定規範

近年來,台灣社會飼養寵物的風氣日益普及,飼主對毛孩的照護也呈現高度人性化與家庭化。根據農業部2023年統計,全台寵物犬隻數量已達148萬隻,貓隻亦達131萬隻,分別較2021年成長19%與50%,顯示貓咪飼養在都會地區尤為快速成長,正逐步追上犬類,未來更有可能成為主流寵物。

為因應快速成長的寵物市場與飼主對產品品質與動物福利的高度關注,農業部於2023年進行組織調整,將原屬動物產業司下的「寵物管理科」正式升格為隸屬於「動物保護司」的新單位,顯示政府對寵物相關產業監管的重視。新法規亦同步強化對寵物食品的品質、生產標示與銷售通路的監管機制,提升整體市場透明度與消費者信賴度,並為日益壯大的寵物經濟奠定更完善的制度基礎。

外銷競爭白熱化,美國品牌聚焦高端與功能性產品

台灣寵物食品市場對進口產品依賴程度極高,其中犬貓主食中約有70%來自海外進口,尤其在保健與營養補充品領域,進口占比更高達80%。這一市場結構為具備高品質與高信賴度的國際品牌創造龐大商機,尤其是美國品牌,憑藉嚴格的品質控管與創新研發能力,在高端市場展現強勁競爭力。

美國廠商聚焦於老年寵物專用配方、過敏源排除、腸胃調理、關節保健等特殊需求產品,精準切入高知識、高消費力的核心客群。根據美國農業部駐台機構調查,這類機能性與健康導向的產品目前已佔據全台寵物用品實體與線上通路超過25%的貨架空間,顯示市場接受度與需求穩定攀升。隨著台灣毛孩老齡化趨勢,美國品牌在功能性市場的優勢可望進一步擴大,成為外銷競爭中的重要支點。

- Advertisement -

電商與展會雙引擎,寵物用品銷售新態勢

電商與展會雙引擎,寵物用品銷售新態勢
電商與展會雙引擎,寵物用品銷售新態勢

隨著數位生活與物流基礎設施日益成熟,台灣寵物產品的消費模式正加速轉型,電商與實體展會成為引領銷售成長的雙引擎。根據LnData針對逾3,000萬筆發票進行的消費行為分析顯示,2022年高達41.6%的寵物相關產品購買發生於綜合型電商平台,遠超過寵物專賣店(29.4%)與傳統通路如超市與量販店(17.3%),顯示網路購物已成為主流購買管道。特別是在毛孩飼料等大體積、重包裝產品方面,電商提供的免運配送與促銷優惠,極大提升消費者黏著度與下單意願。

除了線上通路快速成長,全台各地也積極舉辦寵物主題展會,以實體互動促進品牌體驗與消費轉換。2025年預計全台將舉辦超過35場大型寵物展覽,涵蓋北中南主要城市,展會現場不僅展示多樣化的寵物食品與用品,亦提供專屬優惠與限時組合,成為飼主年度採購的重要時機。據業界非正式統計,單一寵物展銷會創造的營收最高可佔品牌年營收的10%,顯見其在促銷與消費者關係建立中的關鍵地位。

在「線上吸客、線下轉換」的全通路策略下,結合數位行銷與實體互動的多元銷售模式,正成為品牌搶攻寵物經濟的新戰場。

掌握五大成長動能,創造品牌差異化價值

隨著台灣寵物經濟持續升溫,消費者對於毛孩食品的選擇日益講究,美國品牌若欲進一步擴大在台影響力,需掌握五大關鍵成長動能,建立更具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搶占先機。

首先,老年寵物與特殊照護配方市場潛力巨大。台灣寵物平均壽命延長,高齡犬貓對於關節、心臟、腸胃等健康需求愈發複雜。美國品牌可藉由針對預防醫療、抗過敏、腸道調理等機能設計,切入高價值細分市場,滿足具有高度照護意識的消費族群。

- Advertisement -

其次,貓用市場快速崛起亦不可忽視。因應都市化居住型態改變,貓咪因易於飼養、適應小空間而成為年輕族群的首選。根據趨勢預估,未來十年內貓隻數量有望超越犬隻,顯示貓咪食品與用品將成為新一波市場主軸,尤其是貓零食與濕食產品,需求成長最為顯著。

第三,小型犬專屬商品需求穩定增長。台灣多數飼主為女性,且集中於都市生活圈,小型犬如貴賓、博美、柴犬等深受青睞。美國品牌可針對此客群開發小容量包裝、高機能配方,以及符合可愛造型與社群話題性的設計,以吸引年輕飼主與社群分享族群的青睞。

第四,寵物零食與即食產品為當前零售市場最具動能的品項。尤其是肉泥包、冷藏即食與天然小食的接受度節節攀升。此類商品多為高頻次消費品,能創造穩定回購與高毛利,亦方便搭配健康機能訴求進行市場教育與品牌溝通。

最後,環保與永續商品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視。符合ESG價值的環保包裝、碳足跡透明標示、無添加配方等產品,已成為新世代消費者選購時的加分條件。美國品牌如能導入永續供應鏈設計,將有望建立在台灣市場的長期信任與品牌忠誠度。

台灣出口力道漸強,「MIT」品牌嶄露頭角

儘管目前台灣本土寵物食品品牌在內需市場中仍非主流,面對國際市場卻逐漸展現強勁競爭力。根據農業部統計,2024年台灣寵物食品出口總值已達2,000萬美元,較往年穩定增長,主要外銷市場涵蓋香港、美國、南韓及馬來西亞等地,顯示「MIT(Made in Taiwan)」品牌在國際寵物市場中逐步建立口碑。

台灣中小型寵物食品業者多以靈活的OEM/ODM製造模式、特色化配方與快速客製能力見長,在國際市場中以高品質、無人工添加、天然成分及特定功能性訴求成功切入利基市場。例如針對過敏體質犬貓設計的低過敏飼料、專為東南亞濕熱氣候打造的輕食乾糧,皆深受當地進口商與飼主青睞。

此外,許多MIT品牌積極取得國際認證,包括ISO 22000、HACCP、BRC等食品安全標準,提升出口競爭力並符合全球進口法規要求。部分廠商更結合自有品牌策略,透過參展國際寵物博覽會如Interzoo或Asia Pet Fair,強化品牌識別與通路拓展。

台灣寵物食品業的出口動能不僅為業者開創第二成長曲線,也象徵MIT品牌逐步從代工轉型為品牌輸出,為台灣生技與食品加工實力在全球舞台上寫下亮眼新頁。

隨著寵物角色轉變為家庭一員,台灣消費者對寵物食品的要求已從「能吃」邁向「吃得好、吃得健康」,高品質、功能性、永續概念等成為市場競爭關鍵。無論是本土品牌或國際進口商,皆需擁抱變化、深化價值主張,方能在這場寵物經濟新浪潮中搶得先機。

(新聞來源:https://www.fas.usda.gov/data/taiwan-unleashing-opportunities-taiwans-booming-pet-food-market

寵物健康醫療網LOGO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