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於10/27日假永安區漁會舉辦「114年度高經濟水產動物常見重要疾病防治及生產醫學推廣講習會」,特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副教授謝嘉裕進行專題演講,深入解析水產動物疾病防治與飼養管理策略,藉此強化養殖戶生產醫學觀念,降低水產疫病風險,提升整體產業韌性。
高雄市為全台水產養殖重鎮,年產值約新台幣30億元,總產量與產值皆居全國前五。其中永安區素有「石斑魚故鄉」美譽,養殖品項以龍膽石斑、龍虎斑、青斑等「鑽石斑」為主。然而,近年來極端氣候頻繁,造成高溫或豪雨劇烈影響水質,為在地養殖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動保處表示,面對環境變異與疾病風險升高,提升養殖飼養管理與生物安全措施已刻不容緩。本次講習針對龍膽石斑、龍虎斑、午仔魚等高經濟魚種的常見疾病,深入探討其病理與預防方法,並強調建構「生產醫學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風險。
現場不乏有養殖經驗超過50年的前輩出席,踴躍發言分享養殖現況與挑戰,並獲得講師專業回應與建議。多數與會者皆表示:「收穫豐富,相信透過不斷學習與防疫觀念更新,能有效提升養殖成果。」
持續推廣正確用藥與防疫教育,強化漁民防疫能量
葉坤松處長表示,動保處每年定期辦理水產動物疾病防治與正確用藥講習,並於鳳山本部、永安與林園魚病檢驗站常駐水產獸醫師,提供水質監測、病原檢測與用藥輔導等專業協助。
現階段氣候不穩定與疫病威脅並存,動保處呼籲全市養殖戶應積極落實生產醫學與防疫措施,確保魚體健康,提升育成率與產品品質,共同打造高雄永續水產產業。
(新聞來源:https://livestock.kcg.gov.tw/ActivitiesDetailC003300.aspx?Cond=c9482e66-3203-406f-a420-073c69cfef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