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早期診斷寵物腎損傷很重要?3種方法幫助早期檢驗

寵物年齡計算機

寵物年齡計算機

腎臟是犬貓身體中極為重要的器官,負責排除體內廢物、調節體液與電解質平衡、調控血壓及產生荷爾蒙。然而,慢性腎臟病(CKD)和急性腎損傷(AKI)在犬貓中都是常見且影響深遠的健康問題,尤其隨著年齡增長,發病機率越高。

令人遺憾的是,多數腎臟疾病往往在出現明顯症狀時,病程已發展至中後期,這時候治療效果有限,且無法逆轉腎功能的損失。因而,「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成為守護腎臟健康的關鍵。

為什麼早期發現寵物腎損傷這麼重要?

提升治療效果與預後

寵物被診斷出罹患末期腎臟病時,治療選項通常十分有限。此時即使投入大量醫療資源,療效往往不盡理想,生活品質也無法顯著改善。根據研究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腎臟病例源自急性腎損傷,這類損傷若能及早偵測並積極處理,是有機會恢復腎臟部分功能或避免進一步惡化。

當腎損傷處於早期階段時,腎小管細胞尚未全面壞死,具備一定的修復潛力。此時介入治療,例如靜脈輸液、低蛋白飲食調整、調節血壓與體液電解質、甚至短期停用腎毒性藥物等策略,往往能有效減緩病情進展,並改善動物整體健康狀態。此外,新興的生物標誌物如 Cystatin B,能在腎臟尚未出現功能變化前即檢測出損傷,為獸醫師爭取治療黃金時間。

(💡延伸閱讀:慢性腎臟疾病貓咪的飲食管理:低蛋白質飲食與營養補充建議

- Advertisement -

精準擬定治療計畫

腎損傷的致病原因十分多樣,可大致分為三大類:腎前性(如:脫水、低血壓)、腎性(如:感染、腎毒性藥物、免疫反應)以及腎後性(如:尿路阻塞、腫瘤壓迫等)。這些因素若無法即時辨識並排除,將會對腎臟造成持續性損害,進一步導致不可逆的慢性腎臟病。

早期診斷有助於釐清病因,讓獸醫師得以從根源著手,制定個別化的治療策略。例如,對於脫水導致的腎前性損傷,應優先補充體液與調整循環壓力;若為藥物毒性所致,則須立即停藥並啟動排毒機制;對於尿道結石引起的阻塞型腎損傷,則應儘速解除阻塞並預防復發。

此外,早期診斷也讓獸醫能預留更多時間與飼主討論病情、預測病程、評估可行治療方向與預算分配,有助於提升整體醫療效率與人寵福祉。

減少疼痛與不適

腎臟不僅負責排出代謝廢物與毒素,也參與調節血壓、體液平衡與紅血球生成。當腎功能受損時,毒素積聚會對中樞神經與消化系統造成影響,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口臭、脫水、倦怠無力甚至腹痛等。這些症狀不僅使動物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也增加飼主照護壓力。

早期發現腎損傷,可以在臨床症狀尚未全面出現前,啟動針對性的支持性治療。透過有效控制血液毒素濃度、調整飲食營養、補充電解質與維持水分平衡,可大幅緩解腎病相關的不適症狀,讓動物能保有更佳的活力與舒適度。

- Advertisement -

此外,針對罹患慢性腎臟寵物,提早發現腎功能衰退有助於延後病程進展,減少急性惡化或併發症風險,例如高血壓、貧血或電解質不平衡等,有效提升日常生活的穩定性。

(💡延伸閱讀:貓咪慢性腎臟病症狀與治療

如何幫助寵物早期診斷腎損傷?

傳統檢測的侷限

過去臨床上普遍仰賴血清肌酸酐(SCr)檢驗作為腎功能指標,但根據研究指出,SCr需在腎功能下降約75%後才會顯著上升​。此外,SCr數值會受到肌肉量影響,對於年長、體型較小或虛弱動物來說,敏感度偏低。

新一代生物標誌物:對稱性二甲基精胺酸(SDMA)

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SDMA)是一種新興的內源性腎功能標誌物,能在腎絲球濾過率(GFR)下降約25–40%時即出現異常上升​​。研究顯示,在犬貓慢性腎病過程中,SDMA可提前數月甚至數年偵測腎功能下降,有助於更早採取保腎措施,例如轉換低蛋白飲食、調整生活習慣與進行藥物干預。

新一代腎損傷指標:Cystatin B 的臨床應用

雖然SDMA已是相對早期的偵測工具,但近期又有更新的生物標誌物出現。Cystatin B 是一種來自腎小管細胞的蛋白質,當這些細胞受損時即會釋出,因此可以在腎臟仍具功能的階段即偵測到損傷跡象​。這對急性腎損傷(AKI)尤其重要,有助於避免病情惡化至不可逆的慢性腎病。

守護腎臟健康:從預防與篩檢做起

腎臟疾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其發展過程往往「無聲無息」,等到明顯症狀出現時,常已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因此,主動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是守護寵物腎臟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建議每年為寵物安排一次完整健康檢查,對於7歲以上的高齡犬貓,則建議每6個月至1年進行一次重點腎臟篩檢,特別是有品種遺傳傾向(如: 喜馬拉雅貓、米格魯犬)或過往曾有腎損傷病史者,更應提高追蹤頻率與詳細度。

常規篩檢項目應包括以下幾個面向:

1. 血液生化檢查

可檢測關鍵腎功能指標,如:

  • BUN(血中尿素氮):反應蛋白質代謝廢物的累積情形。
  • SCr(血清肌酸酐):傳統用於評估腎絲球濾過率,但靈敏度有限。
  • SDMA(對稱性二甲基精胺酸):能在腎功能下降約25%時即提早上升,是近年推薦用於早期監測的生物標誌物。

2. 尿液分析

透過尿液檢測能觀察:

  • 尿比重(USG):評估尿液濃縮能力,異常時可能顯示腎功能減退。
  • 尿蛋白/肌酸酐比值(UPC):高蛋白尿常見於慢性腎病早期。

3. 進階檢查

  • 腎絲球濾過率(GFR)測試:是目前最準確的腎功能評估方式。
  • 影像檢查(如腹部超音波):可觀察腎臟結構變化,如萎縮、腫瘤或結石。
  • 新興生物標誌物(如 Cystatin B):可進一步提高對急性腎損傷的敏感度。

透過這些篩檢工具,即使在動物尚未出現任何異常症狀前,獸醫師也能及早發現腎臟受損的徵兆,在腎功能仍具可逆性的黃金期介入治療,進而延緩病程、避免惡化,為毛孩爭取更多健康與高品質的生活時間。

定期篩檢不僅是一種預防疾病的手段,更是對寵物生命的尊重與呵護。飼主與獸醫攜手合作,就能為毛孩打造更穩固的健康防線,遠離腎病威脅。

參考資料

寵物健康醫療網LOGO
作者 – 寵物健康醫療網

寵物健康醫療網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健全的寵物專屬健康平台,提供最新的醫療指引、寵物健康知識與產業動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