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於臺南巷弄、深受市民與遊客喜愛的觀光大使「巷仔Niau」,今(2025)日正式領取「寵物身分證」,成為全臺第一隻完成登記的「虛擬寵物」,象徵臺南市對動物保護的重視與創新力。為響應農業部公告,自114年1月1日起飼主應為飼養的貓辦理寵物登記,臺南市動保處率先加碼,自4月21日起,前200名於指定辦公處所完成家貓寵登並開通身分證者,即可獲贈限量「巷仔Niau」或「豆哥凱娣」精美提袋一份(隨機贈送,每人限領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jpg.webp)
「巷仔Niau」所代表的不只是臺南的文化與歷史底蘊,更透過此活動,喚起市民對動物登記的重視。寵物登記不僅可保障毛孩權益,更有助於走失協尋與健康管理,是每位飼主應盡的責任。
根據農業部公告,自114年起將貓正式納入應登記寵物範圍,並設置一年緩衝期,自115年起若未依法完成登記,將處以新臺幣3,000至15,000元不等罰鍰。市民可透過「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查詢鄰近登記單位,儘早完成登記,亦可同步開通電子化「寵物身分證」,方便飼主隨時查閱與更新寵物資訊,減少奔波。
此次活動由臺南市動保處四個據點(新營本部、忠義辦公室、灣裡收容所、善化收容所)共同參與,活動詳情及地址請參閱官方網站:https://ahipo.tainan.gov.tw/
臺南市動保處表示,寵物登記是動保政策的重要一環,去(113)年更榮獲農業部「寵物登記業務績效評鑑」全國特優,成果反映市民對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與實踐。未來將持續推動飼主責任教育與登記便利化服務,呼籲飼主把握緩衝期,與「巷仔Niau」一同為毛孩打造更有保障的生活。
(新聞來源:https://ahipo.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5327&sms=10153&s=8736641#)